來源:安徽網
今年秋季開學,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今秋將首先在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新生中使用新版教材,其他科目和其他年級暫不變。
消息確認
小學一年級《語文》今秋變臉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已經確定的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科目將從原來的蘇教版改為‘部編本’,同時變動的,還有初中一年級新生的《語文》教材,但其他年級暫時不變,其他科目也還不知道。”昨天下午,合肥師范附小第二小學課程教研部主任穆陽向記者確認了教材“變臉”的消息。
他告訴記者,“部編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目前接到的通知是,今年9月初新學期開始后安徽省從起始年級起全面使用《語文》科目的部編新教材,蘇教版將停用。
“2017年秋季學期(除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之外)各地原則上仍沿用2016年使用的教材版本。”幾天之前,安徽省教育廳也曾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17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也曾提及教材變臉的情況。
記者采訪得知,“新教材的使用從起始年級開始”,這也意味著今秋小學一年級將使用新教材,二至六年級仍使用現行教材。
迎四大變化
一年級將“先認字后學拼音”,共設置132篇古詩文新教材將迎來哪些變化?記者昨日采訪了解到,新啟用的小學一年級《語文》科目將迎來四大變化,其中最大變化就是小學新生入學后將“先認字后學拼音”。
“目前,新的《語文》課本還沒有到學校,這幾天,我們在進行新教材的培訓,我也只是看到了電子版的教材,感覺變化主要有四個方面。”穆陽介紹,對于小學新生來說,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拼音的設置和以前不一樣。
“新版的偏于認字,大概在正常教學一個月以后才學習拼音。”在他看來,這種變化是有道理的,根據往年的教學經驗,剛入學的孩子們學習拼音是有一些難度的,改成認字會讓孩子們更能接受,也體現了幼小銜接。“現在,很多大班的孩子已經認字,但是還不會拼音,入校后先學習認字也能體現這種教學的銜接。”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另外,新教材也更注重閱讀。“以前的語文教材中有名著的導讀,但是沒有新編的教材細致。新教材中有一個“和大人一起讀書”的選項,這個大人的概念其實不僅是父母、老師,還有親戚朋友,這就為他們建立了一個學習的氛圍。
另外一大變化就是古詩詞量的增加。新教材中,整個小學一共設置了132篇古詩文,這比以往要多很多,以前的老教材一般一冊書就只有4—6篇,平均一年約有10篇。主要是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新教材古詩量增加會不會增加新生的學習壓力?
新教材的知識體系非常明晰,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閱讀的興趣,之前我們也會給孩子推薦‘古詩必備’的科目要求孩子會背誦,但沒有納入課本要求,從孩子們的視角來看實際上并不會增加學習壓力。
最后,就是在認字和寫字方面的變化。新教材是的遵循“多認少寫,識寫分流”的原則,讓孩子增加認字量,快速進入到閱讀當中。新、老教材一年級上冊都要認300個字,不同的是新教材要求會寫100個字,而老教材要求達到200字以上。
新教材長啥樣?快來瞅瞅!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新編語文教材的使用,一次一次的聽說,又一次一次的被取消。教材是新的,但語文的性質不變,還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教學的理念不變,還是遵循語文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全面素養、讀寫積累、自主發展、活力開放等理念。
孩子最初的世界就像一張白紙等著大人幫助他們去畫上一幅最美的畫新編教材的出臺是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也是教育改革路上的重要一步愿所有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是快樂的小天使享受學習 享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