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條件和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

2020江西省教師招考教育基礎綜合知識口訣版

(來自公眾號丁姐陪你考教師)

四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條件(高校教材361頁)

一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三階段(依從認同內化)

記憶小技巧:想想自己的談戀愛三階段,在你花樣攻勢之下,我依從了你,開始交往,近一步深入了解,我慢慢認同你,長期相處,彼此內化

依從階段的感情盲目、被動、不穩定,感情水平低,但是是戀愛開始的開端環節。

認同階段,兩人慢慢彼此接近,都想把對方當做榜樣,此時的感情自覺、主動、穩定。

內化階段兩人合二為一,融為一體,感情高度自覺和主動,并具有堅定性。

二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條件

一 外部條件(家庭教養方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記憶小技巧:家校社(家對應家庭教養方式,社對應社會風氣,學校里面有同伴群體)

二 內部條件(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

考點:區別三個條件的定義,以及地位

認知失調定義:人類具有一種維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及力求維持自己的觀點、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地位:認知失調是態度改變的先決條件。

記憶小技巧:關鍵詞記憶法(觀念平衡一致是決定談戀愛的先決條件)

態度定式定義:個體由于過去的經驗,對所面臨的人或事可能會具有某種肯定或否定、趨向或回避、喜好或厭惡等內心傾向。

地位:幫助學生形成對教師,對機體的積極的態度、定式或心理準備,是使學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記憶小技巧:對教師有良好內心傾向,是接受教育的前提。

道德認知定義:態度與品德的形成與改變,取決于個體頭腦中已有的道德準則與規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決于已有的道德判斷水平。

記憶小技巧:對于道德準則與規范的理解、掌握及判斷就是道德認知

此外,個體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因素也對態度與品德形成與改變有著不同的程度的影響。(智力影響教齡)

五 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

一有效的說服

二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利用群體約定

四價值辨析

五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記憶小技巧: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過程是首先進行說教,然后提供榜樣學習,再利用群體約束,接著讓學生自己進行價值辨析,最后進行獎勵與懲罰。

一 有效的說服

說服的證據要做到低正高正反,無反只正,有反則正反,急則只正,長期則正反。

說服要做到有理有情,一般先情后理。

二 樹立良好的榜樣

呈現榜樣,要考慮到榜樣的年齡,性別,興趣愛好,社會背景等,同時要承受受人尊敬,地位較高,能力較強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樣

榜樣行為的示范有多種方式,可以通過直接的行為表現來示范,也可以是通過言語講解來描述某種行為方式,既可以是身邊的真人真事的現身說法的示范,也可以是借助于各種傳播媒介象征性的示范。

三 利用群體約定(七階段)

四 價值辨析(三階段七過程)

選擇階段,贊賞階段,行動階段

選擇階段指自由選擇,從多種可選范圍內選擇,充分考慮各種選擇的后果之后再行選擇。

贊賞階段指喜愛自己的選擇并感到滿意,愿意公開承認自己的選擇。

行動階段指按自己的選擇行動,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加以重復。

記憶小技巧:當我們選擇做一件事情,我們要知道在選擇這個階段,我們的選擇是自由的,并且有多種可選擇的范圍,再次我們要要喜愛這個選擇并且敢于公開承認,最后要行動起來,加以重復,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五 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獎勵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有內部的,有外部的。(精神內外

具體做法:一要選擇、確定可以得到獎勵的道德行為 二應選擇給予恰當的獎勵物 三應強調內部獎勵。(內部獎勵好的道德行為

懲罰的兩種方式,一是給予某種厭惡刺激,二是取消個體喜愛的刺激或剝奪某種特權。(取消給予

六 其他方法

角色扮演,小組道德討論等

? ? ? ? ? ? ? ? ? ? ? ? 總結回顧

一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談戀愛三階段)

二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條件(外三家校社,內? 三認知失調、態度定式、道德認知)

三 良好態度和品德的培養(教師對學生教育五過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