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基本就剩下三家了BAT(百度、阿里、騰訊),你也許說我不是在扯淡嗎?哎,我真的不是在扯,你可以去數一數成型的公司,還有哪一家沒有BAT的身影?就算陌陌也非常有可能即將收入阿里的麾下。
確實,大爺有錢大爺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再有錢小編我不花你一分。我們還是冷靜的看一看事實吧,百度、阿里這一兩年來60%多的收購或投資導致了股價的下跌,騰訊的小馬是個理科男相對冷靜點,沒有那么瘋狂。
這種“瘋狂”的“購物”心態也許是自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其實是在走90年代美國的老路,那個年代美國也曾出現瘋狂的并購潮,也是當時的經濟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大陸這邊有錢就是買買買,再看看大洋對面在做什么?新領域科研方面,google在搞無人機無人電動車,蘋果也在搞無人電動車;在他們固有的領域,蘋果、google、微軟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自己的編程語言,google推出了golang,蘋果推出了swift。再拿facebook來說,研發太陽能無人機,為全球提供免費無線網絡服務。歐洲在做工業升級。
有錢就是來花的,多少有點暴發戶的心態,也許這是人的本性,錢一下子多起來不知道該怎么花,顯得有點盲目。誰都有賺更多錢的心態,這沒有錯,但你賺錢的心態是不是太急切了點?只看到一兩年的錢景,難道你不為你10年、20年之后積蓄點發展的能量嗎?
BAT三家科技公司,說句實話真的對不起“科技”這兩個字。都在錢上努力,并沒有在科技上有什么成果。千萬別告訴我,BAT做了云計算,忽悠一下業外人士還可以,它算是什么層面上的技術?
當你有錢的時候,你在技術上的付出,會奠定你長遠的可持續發展。錢的心態上緩一點,技術的路上踏實一點,在你發展的路上走的會更長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