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最近,看了一本書,《堅持,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不管事身體或心理狀態,如果不能維持在固定狀態的話,就會被各種變化所影響。對于人類而言,保持在固定的狀態會感覺比較舒適,變化則會被視為一種威脅。

我們的大腦一旦認定某種行為跟往常一樣,就會拼命維持這種行為,這也是習慣引力的功能。

一旦大腦認為某項好習慣“跟往常一樣”,堅持起來就簡單了。

所以,如果想要將某項行動轉化為習慣的話,只要持續新習慣一直到大腦認為這項“跟往常一樣”就好了。


那持續多久之后才能“習慣化”?

所需時間的長短依照想培養的習慣的種類而定。因為習慣不同,習慣引力作用的強度也不一樣。培養新習慣也一樣,因應變化程度的不同,習慣化所需的時間也各有所差異。

程度一,行為習慣

行為習慣,是每天規律的行為,例如,讀書,寫日記,對于人類而言,培養行為習慣難度不大。所需時間,大約一個月。

程度二,身體習慣

身體習慣是與身體節奏相關的習慣。例如,減肥、運動、早起,培養習慣的時間大約需要三個月。

程度三,思考習慣

這是與思考能力相關的習慣。例如,邏輯性思考能力、創意能力、正面思考等習慣。思考習慣與當事人的性格有關,所以對于變化所產生的抵抗也最強烈。培養思考的習慣大約需要6個月。

在習慣養成之前會有三大難關。

階段一反抗期:馬上就想放棄;

階段二不穩定期:被預定事項或他人影響

階段三怠倦期:逐漸感到厭煩


階段一反抗期:(第1天-第7天)42%的人失敗

階段二不穩定期(第8天-第21天)40%的人失敗

階段三倦怠期(第22天-第30天)18%的人失敗

三分鐘熱度,可以說從一開始到第7天是最大的難關。

堅持下去就會出現奇跡

請感受一下習慣帶來的效果


假設1:假設每天閱讀三十分鐘,持續三年后,效果會如何?

結論:你能獲得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

每天只花三十分鐘,培養專業領域的閱讀習慣,你覺得如何呢?

假設2:假設從三十歲到退休為止,每個月持續投資三萬日元,效果會如何?

結論:到退休時有可能累計了一筆不小的資產。

如果你從三十歲開始就腳踏實地存錢的話,將來就有坑成為富翁。

假設3:假設每周提高3%的工作效率,持續5個月之后,效果會如何?

結論:你能準時下班,也能有更多休閑和自我成長時間。

例如減少上網時間,會議提早十分鐘結束,每天開始工作前擬定工作計劃等。

提高3%的工作效率持續5個月(23周)之后,每周要用100個小時完成的工作可以減少到50個小時,光是提高3%的工作效率也會產生“復利”的效果,所以23周之后,工作的產能就會增長一倍。也就是說,這時只要付出一半的時間,就能獲得相同的工作成果。

假設4假設每天練習英文聽力15分鐘,持續一個月,效果會如何?

結論:可以不用通過字幕就看懂自己最喜歡的外國電影。

通過以下五個學習步驟,英語聽力將會得到很大提高:

1.閱讀英文書籍;

2.看字幕聽內容;

3.看英文字幕聽內容;

4.復誦對白;

5.以相同的速度復誦。

如果是利用電影提高英語水平的話,每天可以看3分鐘的電影片段進行練習,大約15分鐘就可以完成以上5個階段。

假設5:假設每天少吃一種零食,效果會如何?

結論:可以認養貧困地區的小孩

從自己堅持運動鍛煉身體這半年時間來看,堅持,是讓自己能夠實現目標的方法,也是一種可以逐漸養成的習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