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拖延作戰2:學會怎樣判斷時間

時間是固定、有限而有刻度的。

計劃是將未來帶入當下,無計劃或者過于寬松的計劃可能讓你在最后時分焦急抓狂,而過于嚴苛的計劃則缺乏彈性。

你需要為自發性的休閑活動和意外留出緩沖時間,所以務實合理的計劃非常重要。

制定非計劃日程表

列出一個每周日程表,列出你所有必須做的事情。比如:

你可以根據自己情況來調整起始和終止時間,比如8:00—24:00。

將接下來一周可以預見的所有活動記下來并填到相應時間段內,如工作時間、用餐時間、社交活動、家務打掃、固定的活動、通勤時間等等,剩下的空格就是你可以利用的最大時間。

這張表能顯示很多信息:有的人社交和娛樂活動占用了大部分,有的人則是完全沒有休息的時間,當你在實現目標時,使用這個列表來記錄你的進步。當你為達成目標而工作一個小時后,涂掉一個格子,這個格子可以視作有效行為的獎賞。

隨著一周過去,看到被涂掉的格子越來越多,你的積極性也隨之高漲。采用非計劃表格監測自己讓你的時間概念更具體、更現實,也提高了成就感。

提高你定時能力的技巧

1. 練習判斷時間

有意識地將預測的完成時間和實際使用時間做對比,比如預測逛一趟超市多久,出來之后核對下用時,這些小細節能提高你對時間的判斷力。

2. 學會利用零碎時間,而不是消極地等待整塊時間段

比如學一門課程需要100小時,你不需要連續一整天或整晚來學習,即使是半小時,也是往前邁進了一步。如果你仔細回顧,就會驚訝于那么多零碎時間的浪費。

相比整塊的時間段,零碎時間穿插于你的一整天。利用零碎時間讓你不時地看到自己小有所成,這能激勵你提升做事的效率,也能提升你對時間的掌控感。

3. 預防意外干擾

意外每天都在上演,惡劣天氣會影響航班,因為受傷參加不了運動會等等。知道什么事情都有意外發生的可能,你就會提前做準備,占據有利位置,有備無患的B計劃勝于臨頭手足無措

4. 委派任務

將相對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委派出去,專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可以提高你對時間的使用效率。

當你削減掉許多待辦事項時,你首先會感到焦慮,因為你會直面完美主義的恐慌,但是分清輕重緩急,聚焦重要事項可以為你減負,讓你有更好的表現。

5. 不要太分散精力

當你利用忙碌來逃避更重要的事情時,你就是在拖延。認真看看你的非計劃表格,你的精力是否太過分散了?哪些可以放棄?

當你要完成一個大目標時,有些東西是必要的犧牲。比如馬上就是執業考試,你可能最近都得減少你的娛樂活動了。

6. 找出你的最佳時間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物時鐘,找出你一天中腦力最旺盛、體力最充沛、溝通最有效的時候,必要的時候根據你的最佳時間來調整你的日程表。

7. 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取得認知上的平衡

困在過去你就無法享受現在,計劃未來;

困在當下,就無法汲取過去經驗和長遠考慮;

困在幻想的未來,則無法落地執行。

8. 享受你的“自由”時間

拖延者在娛樂活動中常常無法盡情享受,而在工作學習中又用拖延來獲得休閑,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享受你的放松時間,才能在工作中更專注高效。

系列《拖延心里學》文可查看我我的個人主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