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矛盾,判斷不了那種感覺。
我能感受到初次見面時,他留在我后背的目光,不灼熱但時間夠久,如果說這一次證據不夠的話,第二次的見面,我依舊感受到那兩道目光,還有對我的好奇及聊天的渴望,我被他聚焦的目光射得灼熱,無奈下主動搭話。
我也能感受得到后面幾次見面時他刻意地走近,還有和說話時掩飾不住的笑意,以及在不經意間總能捕捉到目光。
是的,這些我都感受得到,并且很強烈。
只是,我有多肯定多強烈就有多自卑。
小學時,我覺得張裕祥喜歡我的,不然他怎么老是看著我呢?高中時我也認為鄧玉君是喜歡我的,不然為什么我們之間總是會目光交接呢?當年的我也總是感覺很強烈。只不過后來我用一場表白證明了這不過是兩場則無可比擬的笑話,兩則足以讓我笑出眼淚的笑話,這些眼淚澆灌的笑話足以讓我銘記一生,足以警告我別自以為是,別自作多情,別想入非非,別捕風就是雨。
你喜歡一個人時,你對他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的解讀便開始主觀化,開始并且朝自己有利的方向解讀,同時也把他表達的東西加深程度,沒有理智。比如,當年我覺得鄧玉君喜歡我時,每一次我們目光不經意間碰撞時,我總會解讀成我們目光纏繞,眉目傳情,心下很歡喜。總不會想到,他不過是感到我那灼熱的目光,然后抬起來頭順便看一下,這樣便遇到我的目光,他察覺無異后低頭繼續學習。在這電光火石之間間,我能解讀出整個世界,甚至在他低頭的瞬間,我都認為他害羞了。
后來,很多年后,大學畢業了,我開始實習,很累,很想找個人來傾訴,當時我遠離鄧玉君很多年了,我慢慢地恢復了理智,只不過有一些奢望,希望我當年的感覺是對的,但結果證明,我現在的感覺才是對的。
我在qq上告訴他,我喜歡他,并且喜歡很多年了。透過網絡,透過千萬里的距離,我仍舊能清晰感到他內心的平靜及言語間的冷淡。他告訴我,至今為止,他仍然沒有考慮過感情的事情。當然,我知道只是借口,感情是人的本能,即使你不考慮它,它也會在你的心間盤踞,無意識中形成自己的愛情觀,形成了自己心目中理想戀人的模型,理想中感情的類型。所以鄧玉君只是在委婉地拒絕我。
當然,我讀得懂他背后的意思,只是,我對他的喜歡深入骨髓,不舍得我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勇氣,還有難得的機會,我想傾訴一番,從此以后不再出現在他面前。我把心中的話一股腦兒掏出來的時候,淚眼朦朧,我知道這是對青春的祭奠。然而,他的話卻是對我的淚的嘲笑,他輕飄飄一句話:我暈死,寫那么多。我的心頓時就冷了,匆匆結尾,狼狽走開,我寧愿我的青春是被狗吃了。
你看你看,這就是我所認為別人喜歡我的那些經歷,我用慘痛的證明我的自我感覺都是錯的,是致命的,是沒有尊嚴的,試問,我怎敢再次認為一個人是喜歡我的呢?
未明朗的感情,就是一場不知結果的博弈,鹿死誰手不可知,但更多的是我。
等著,再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