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習慣的奴隸,誰給習慣以力量

文/獅妹

您是否曾問過自己:為什么我會成為現在的樣子,而沒有成為另一個人?是什么左右了我,讓我成為現在的自己?我是否會有機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任何大師或書本上的解釋,都不足以直接給個體以真正清晰的答案,卻幾乎全部在指引著人們去“認識你自己”。

由于不認識自己,我們被習慣牽引,被觀念束縛,被煩惱糾纏,被欲望控制.....導致持續做出一系列無意識的選擇,漸漸養成了某些不如意的現實狀態。認識到自己身上沒有意識到的部分,才是了解自己和改變現實狀態的關鍵。

自我觀察是最直接的認識自己的方式,也是一樣需要刻意學習的能力:學習觀察自己的言行、思維和情緒變化等。

在做職業方向咨詢的工作中,我發現一件明顯的事實。我常常問來找我咨詢的對方兩個問題:平時喜歡做哪些事?擅長做哪些事?超過50%的可能性,對方會提到許多TA不喜歡做的事、不擅長做的事,以及不滿意的現狀等。我會一遍遍地提醒對方,再繼續談你喜歡的和你擅長的。

一小部分人會在這個過程中發覺我的刻意提醒,并意識到自己的說話習慣——總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

一個人的表達習慣,也體現出一個人的思維習慣。有一部分人群,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大腦的注意力都放在事物消極的一面,并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而人類的思維和語言,都對潛意識有著自我暗示的功能。

我驚訝地發現,原來有這么多人在每天使用思維和語言的力量,給自己制造消極的命運。

“我總是做不好這類事情”——當我們的大腦閃過這個消極的念頭,再用嘴巴說出它,耳朵同時在聽——我們的記憶接收了這條信息,再多來個幾遍,便強化了潛意識里消極的自我暗示,導致大腦把更多的注意力給到消極的事物,繼而找到更多抱怨的借口。

這種進行消極自我暗示的習慣,牽引著許多人在消極的生活里打轉。

“人是習慣的奴隸”。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在左右著我們的言行舉止。

那些牽引我們的習慣、觀念或欲望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才不知道自己為何活成這般模樣。

作者:獅妹,職業方向咨詢師,講師,專注于個人成長領域的研究和應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今天我遇到的一位強勁的競爭對手是晴雯,我看到她可以講課了,有點嫉妒,覺得她進入的晚,好像比我要好,我如果去講課...
    柔光寶寶閱讀 128評論 0 0
  • 一天又快過去了,今天我有哪些成就呢? 1、關閉了朋友圈。這個應該是今天最大的收獲了,以前經常會因為朋友圈里別人精彩...
    人生需要靠自己閱讀 494評論 1 2
  • “夢想,會帶你去想去的地方。” 最近遇到一個妹子,說要放棄考研,可是她已經準備了大半年,就差幾天了,真的很惋惜。 ...
    鈞吾戲研閱讀 664評論 1 6
  • 老師推薦: 同學們,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中太多的人和物都可以成為我們筆下描摹的對象。今天,趙夢迪同學的這篇作...
    清泉石上流的簡書閱讀 777評論 20 6
  • 今天上午拔了一顆牙,醫生很專業的平復了我緊張的情緒!這段時間帶著爸媽還有孩子,一家人在這家診所看牙花了不少錢,以前...
    一世驚鴻閱讀 11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