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
我的文學種子是爸爸種下的。小時候爸爸就給我講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教我唐詩宋詞,我長大了他又和我談魯迅巴金。我羨慕爸爸所描繪的那個文字的世界。
從小學開始語文就是我的長項,到了中學,作文更是常常當范文在班上念。那時的我心里多自豪,對文字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記得初中時有一次過年,媽媽給了我一百塊壓歲錢(當時對我們家庭來說這是很大一筆錢)。我立馬到書店買了一套四本的世界文學名著集,拿回家就如饑似渴的讀起來。農村出身的媽媽覺得很不可思議,錢不買吃的穿的,買這么多書有什么用呢?納悶歸納悶,她并沒有責備我。我學習的事上,媽媽一直是很支持我的。
高考填志愿,我想都沒想就填了中文系,也如愿考上了西南名族大學的中文系。但大學四年,我被各種雜事纏身,除了邊打盹兒邊聽的課堂和屈指可數的幾本書,我在文學上幾乎沒有進展。
畢業后工作,成家,養兒育女,做全職媽媽,與文字的連接只在常常寫的日記和周記上,偶爾也讀些文學作品。有時會覺得自己被生活束縛住了,動彈不得。
2014年秋,一個朋友邀請我一起辦公眾號,寫文章推送。從那時起,我寫作的熱情漸漸被點燃起來。一股清新之流灌進我的生活中,借著文字,我可以重新與自己連接,重新找到進入生活的方式。寫作,將日常的繁瑣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生活的趣味和意義都增加了,我又變成了一個鮮活的人,一個可以寫作的人。
當下
如今在一個小公司做行政的我,最富有的就是時間。我的工作很輕松,只有些細碎的小事,用心就可以做好。
上天眷顧我,又結交了一位積極進取的好友,在她的鼓勵下我更火熱的投身到寫作中。
也正是在這時,我遇到簡書:一個神奇的APP,一個專為寫作者設計的平臺。簡書,簡潔書寫,打開界面就有種文藝氣息撲面而來,和寫作者的氣場相當一致。
在簡書上寫作,編輯起來非常方便。修改個句子,插入個圖片,都是分分鐘的事,而且點擊一下就可以發布更新。用起來心里那個舒暢啊!寫作本來就是一件需要專注的事,這種迅捷的編輯方式讓寫作者的靈感可以不受干擾。寫完后想到哪里需要修改的,點開就改。
簡書的推廣快兩年了,集聚了各路文字愛好者。當我看到不光我一人,還有一大批人都在堅持日更,認真寫作時,我心里有股力量蹭蹭往上冒。在這個群體里,我找到了一種歸屬感。一個隊伍在寫作之路上執著前行,我是這個大軍里的一員,別人鼓勵著我,我也支持著別人。我們一起,找回文字的力量,塑造更美好的自己,結交真誠的朋友。
心里尋找什么,就會發現什么,機會的大門向我次第敞開。我在簡書上偶然遇到簽約作者用時間釀酒的三個月的寫作課程,立馬和朋友一起報名參加了。報名那天恰好是第一次課,晚上我是一邊陪伴孩子一邊聽完課的。(下次專心陪伴孩子,課程用回聽的方式來學習)第二天我交了作業,釀酒老師秒回,肯定了我的優點,指出我可以進步的空間。在我寫作之初,就能遇上這樣認真負責又有能力才華的老師真是我的幸運。期待通過三個月的學習,我可以真正踏入寫作的門檻,慢慢摸索慢慢成長,在寫作之路上漸行漸遠,更加精進。
未來
其實我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還在這里碰碰那里試試,不知道自己要在哪個領域進深。
過去也曾經決定過要堅持做的很多事,比如跑步,閱讀,學樂器,沒有一樣是堅持下來的。我有點擔心自己不能堅持每日寫作,可是我還是想試一下。今天是我堅持日更的第16天,把這件事當作必須要完成的,做起來好像也沒有那么困難。
2016年我要給自己送一份年終大禮:36篇日更千字文。2017年我的計劃是寫足365000字。在還沒有發現技巧之前,我打算踏踏實實的埋頭碼字,做一個落地的夢想家。
一個人如果能發展自己的一項專長,他生活的品質也會被提升。我想把寫作這個興趣養大,讓他帶著我認識真正的自己,去觀看這個世界,結交到真誠的朋友。
當我老了,回顧自己的一生,看到這么多的文字,我會慰然一笑:我這一生,因為寫過這么多字,沒有白活!我還想留一筆文字遺產給我的后世子孫呢!
那么從現在起,開始一點一滴的積累吧!
只有出發,才能到達。
每日書寫,找回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