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簡介:美妝品類的小紅書。
嗯,從目前的產品來看,網易美學和小紅書的產品模式基本相同。然而美妝品類和服飾鞋包類從導購,種草,購買決策,使用,分享還是有有很大區別的,這也決定了網易美學會和小紅書的產品結構有很大不同。
探索動力弱
最大的區別在于衣服會買很多件,不會買同款;美妝只買一兩件好用的,會無限回購。女生買到一件喜歡的衣服基本不可能再去買一件一模一樣的,也不會影響第二天繼續逛逛逛和買買買的欲望,畢竟缺一件衣服是永恒的真理。但買到一款美妝產品后,會有一兩個月的使用過程,并且好用會無限回購,不好用才可能會換一種。這導致用戶探索發現新美妝產品的熱情會弱于服飾鞋包類產品。
流量集中
服飾鞋包是典型的非標品,重風格潮流,換新周期短,每年新上架幾十萬的SKU,供需兩端信息不對稱問題明顯,核心痛點是:漂亮衣服我不知道。而且這個痛點一次被滿足后還會隨季節,潮流甚至品味甚至心情頻繁出現。用戶間推薦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是服飾鞋包類產品的流量不會集中在爆款產品上(即使再沒錢的女生買衣服時也會考慮撞衫的情況),流量和需求分布均勻,推薦場景高度成立。
但美妝類產品更靠近標品的范疇。重功效,上新周期長,每年增量SKU就那么多,一款好產品可以暢銷好幾年(蘭蔻小黑瓶,我這個骨灰級直男都知道)。相對來說供需兩端信息不對成并沒有那么明顯,美妝的核心痛點成了:這個產品適不適合我。痛點一次被滿足后很少會再出現。
并且(據我所知)美妝品類流量集中在爆款的現象還是很明顯的,好產品大家都在用,而且持續的用,這也導致探索和分享的可能性也被大大削弱了。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女生會因為閨蜜用了一款很好的美妝產品所以自己也買一個,卻基本不會因為閨蜜買了一件美美的裙子自己也去買一件一樣的穿。
可延伸話題場景少 UGC門檻高
一件衣服一張照片就可以很好的體現自己的美和品味,而且女生可以玩出無數種美美的穿搭照。而美妝產品的功效很難用圖片體現出來,需要具體的結構化的描述出它的功效,使用體驗,適用人群等信息。這需要很強的編輯能力,也決定了美妝產品的優質內容短期和長期都只能來自少數KOL和運營者自己手里。
這導致網易美學盡管與小紅書的目標人群高度相同,但“逛→種草→買→用→分享體驗”的業務流程需要用完全不同的思路來實現。彩妝品類的決策和目的性會重很多,產品需要更側重于對產品庫、教程類內容等工具屬性的運營。在社區和工具之間產品可能需要更傾向于工具。
詩沐老師會如何融合社區與工具屬性于一個社區里,拭目以待。:)
update:
目前迭代還在圍繞
版本迭代路徑:
1.31:
迭代日期:2017年3月24日
- 優化推送成功率
1.30:
迭代日期:2017年3月15日
- 對商品標記“用過”
- 發布私密合輯
- 搜索同時支持合輯與心得(應該是合輯基數沉淀了一定數量)
1.2.1:
迭代日期: 2017年1月20日
- 新增合集和心得的相關推薦
- 常規優化:新增搜索歷史 新增合集頁左滑打開合集中產品列表 新增產品快速添加到合集
一個思考題:為什么要新增左滑打開合集產品列表 點擊產品快去定位?好還是不好?
1.2.0:
迭代日期:2017年1月2日
- 關注頁添加用戶榜 估計UGC上榜
- 增加對UGC內容的互動:合集點贊 心得收藏
- 對UGC合集上傳圖片業務優化:上傳GIF支持 圖片上限99 圖片預覽
1.1.0:
迭代日期:2016年12月5號
- 完善類目索引
- 首頁新增新產品推薦
- 首頁新增話題類標簽導讀:美學研究所
小結:未來應該會根據場景 季節 熱點事件等添加更多的話題類標簽激勵用戶生產內容。
1.0.0:
迭代日期:2016年10月24號
- 上線初始內容 標簽(話題 品牌 品類 國家 公司 功效 )
- 上線初始產品庫(圖片 中英文名稱 所屬 參考價格 產品詳情 相關心得及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