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際,你有沒有立下什么新年決心?比如再次決心減肥?決心不再亂花錢?決心多陪伴家人?但“新年決心有點像孩子:造起來有趣,養起來難(下決心很好玩但堅持下去很難)”。據統計,許多人下定決心后只能堅持一個禮拜,只有8%的人能堅持全年。
這8%的人到底有何過人之處?有心理學家說,堅持跟意志力無關,是一種人人都能夠掌握的技能。還有一些哲學家陳述了把新年決心堅持下去的方法。
1
下決心要有莊嚴感
要明白為什么要制定新年決心。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開辦的生活學校曾經列過一些新年愿望:早睡,多給父母打電話,學習經濟學,去沒去過的地方,少吃,結交一些新朋友,欣賞小而美的事物,友善,感激。
德波頓強調,即使你知道自己堅持不下來,新年決心也是要立的。“我們決心要更友善、更勤奮,是因為我們內心的大部分喜歡殘忍、喜歡無所事事。決心總是盤旋于我們內心強烈的沖突之上,是我們內心的一部分對抗另一部分的誓言。我們有著自我放縱、自私、自戀、懶惰的傾向。所以我們需要決心,就像我們需要法律一樣,來約束自己。決心是我們為了更高的目標而自愿放棄我們的自由和當下的滿足。它是文明的象征,是對我們狂野的、有破壞性的欲望的控制。”
我們會忍不住嘲笑那些公開自己決心的人。為什么要在新年立下決心?為什么還要公之于眾?“就跟結婚要公開一樣:因為那樣能用他人期望的壓力來支撐我們的決心。公之于眾之后,決心就得到了確認和放大。”
哲學家彼得·辛格在《如何把新年計劃堅持下來》一文中說,決心堅持不下去是由于“我們只會針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去制定計劃。只有患了厭食癥的人才會決心每星期至少吃一次雪糕,也只有工作狂才會決心花更多的時間去看電視。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利用新年這個特殊時刻來嘗試改變那些對自己來說很難改變的行為,而這也意味著很有可能要吞下失敗的苦果。”
心理學研究顯示,我們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基于非常快速、直覺和感性的反應。盡管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我們有能力下決心去做什么,但在驅使我們行動的過程中,這些決心與人自身的直覺較量起來,通常都是軟弱無力的。
2
不要非得盯著1月1日
新年是一年的開始,但它不一定跟你的生活節奏吻合。要想實現什么目標,選哪一個適合自己的起始日期都行,它可以是每一個月的第一天,甚至是每一個禮拜的第一天,也可以是自己的生日那天(出生于元旦那天的人就少了一個選擇)。
3
目標要明確、要適中
當人們想減肥時,他們通常設定的目標都不現實,如每周減1磅(0.45公斤)。其實一個月能減一磅的話,一年也有5.4公斤了。
如果沒時間去健身,試著每半小時站起來走5分鐘,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靜坐八小時,這相當于每天鍛煉40分鐘。
4
記錄自己向目標前進的過程
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列舉了可以確保你能夠堅持下去的辦法:只下一個決心,不要嘗試以前失敗的決心,不要按照其他人做的事情來確定你自己的目標,要做好受到一些挫折的心理準備,并且不能把這當作徹底放棄的理由。
他還說,要把計劃分解為一系列細小的步驟,時常提醒自己實現計劃目標所帶來的好處,每當向目標邁進一步時,都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獎勵,記錄自己向目標前進的過程,比如寫日記或者在冰箱門上貼張進度表。
關于寫日記,伍爾芙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她直到1915年當她33歲時才開始認真地寫日記,一旦開始她就非常頑強,她最后一篇日記寫于1941年,她去世前四天,一共留下了26卷日記。1919年1月,37歲的她在日記中寫道:“如果不是寫的速度比最快的打字機還快的話,如果我停下來思考,它們都不會被記下來;寫日記的好處是,它會不小心把我一猶豫就排除掉的東西記下來,但它們是垃圾堆里的鉆石。我會嫉妒50歲的伍爾芙我為她做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