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須看曾國藩,經商當學胡雪巖”。白手起家到富賈一方,胡雪巖無疑成了眾多商人仰慕學習的對象。他到底有什么過人的經商之道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專門看了一部關于他的電視劇,查找了相關的文件,對這個人物及他的商業智慧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四個字可以概括他的經商智慧“豺,才,材,財”。
第一個“豺”,是他膽識過人。兵荒馬亂的歲月,販賣糧食生意,黑道白道都得打交道。糧食生意要經過好幾個環節,其中尤以:收購--運輸,這兩個步驟最為關鍵。
從收購糧食來說,不斷的收購勢必會短期抬高糧食價格,為了能在預算買到足夠的糧食,他卻將收購的糧食以平價反售出,試圖壓低糧食價格。這個注一般人恐怕是沒辦法下的,但他卻這么做了,而且成功了;運輸環節,在兵荒馬亂之際,可是不容小覷。以往的運輸以船運為主,漕運幫當時控制了大部分的水路運輸,他不僅打通了這方面的關系,還和漕運幫的幫主交上了朋友,日后這位漕幫幫主還以漕幫的名義為胡雪巖做擔保,為他在收購環節緩解了資金壓力;
第二個“才”,當然是指他的才能。他非常擅長審時度勢,非常能干。后來幾乎成了政府的御用“采購商”。從糧草到軍備,筆筆都是大買賣。在那個年代,商人的地位還很低,胡雪巖,憑著自己的能力,一點一滴的做起,得到了政商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也因輔助清朝大臣左宗棠籌備糧餉有功,后來被朝廷冊封為“一品”,還賜送黃馬褂。被稱之為“紅頂商人”。朝廷好幾省的稅收都由他負責管理。
第三個“材”,是他懂得用“材”。他了解身邊人的優勢,并懂得如何借用他人的優勢。
比如他結實的一位美女戲子,他知道此女子在一些洋人出入的場所穿梭,并請求其代為和洋人周旋,當時國庫緊張,他只有從當時的洋人銀行為左大人籌備銀兩。事成之后這位美女戲子,最終成為了他的二姨太,兌現他對她的從此無需在外奔波的承諾。
還有一件讓我暗自為他叫絕的事。他處理當時與他一起組建創業“三人幫”中一位被他人利用收買的兄弟的方式叫人無不驚嘆他的智慧。以他的性格,他真的很難原諒被身邊非常信任的人欺騙。但最終他原諒了這個兄弟,一是念在兄弟情義一場,二是,我想他早知道有人處心積慮的想置他于死地,還不如將計就計,讓這位兄弟充當內線。果然,這位仁兄感恩他的寬恕并在關鍵時刻站在他一邊。
第四個“財”,當然是財富。胡雪巖是個喜歡追求財富的人,他經營著錢莊、藥糧食、茶葉、生絲等眾多生意。個個都運營得風生水起。但他卻不是一個守財奴,財聚財散,他看得清楚。如果說當時開藥鋪,白送百姓三年藥是一種營銷策略,但至后來他為了他的民族氣節,和洋人在生絲生意上的周旋,終于明白了他雖是唯利的商人,卻為何受到老百姓的喜歡,而被尊為民族英雄的商人的原因了。
上面這四個“豺,才,材,財”是我對胡雪巖經商智慧的個人總結,怪不得那么多人商人想學習他,不愧為紅頂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