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不是優秀的障礙而是資本

建軍大業

昨天下班后,看了會兒書,天氣陰沉沉的讓人有點悶,自己決定去看個電影。前幾天就在新聞上看到葉挺將軍的嫡孫葉子鷹“手撕”《建軍大業》,說該片的導演和制片人沒有充分尊重他們作為革命先烈家屬的感受,也沒有征詢他們的意見,質疑所謂的“小鮮肉”演員出演大人物不當,也質疑主創將歷史娛樂化......反正葉將軍的孫子對這個《建軍大業》就是橫豎看不上眼。

出于對這個爭議的好奇,我毫不猶豫就在微票兒上下單了,我到要看看這個《建軍大業》到底拍的有多爛,怎么能讓革命先烈的嫡孫如此光火。帶著這樣探尋的心理,我坐到了王府井橫店電影城的郵政廳8排8座。

整部片子看下來,我的第一感覺是導演劉偉強的確是青年才俊,把歷史劇拍的如此真實、震撼、感人,很了不起。雖然他啟用的是一線當紅的年輕演員,但是這些演員個個演技精神,出演敬業,所有的戰爭場面都是演員親自上陣,沒有用任何替身,可見年輕演員青春陽光的形象完全可以演繹好風雨如磐的歷史時代。


葉挺

那么我就納悶了,葉挺將軍的嫡孫哪來那么的火氣,看完電影后,我覺得他這完全是個人一己偏見。上面這張是歐豪扮演葉挺將軍的劇照,很帥吧?葉子鷹估計是嫌歐豪把他這個爺爺演的過于有活力了,總覺得這個有損革命前輩的穩重形象,因此火冒三丈。

不聯系歷史僅看片子本身,觀眾或許多少有那么一點點異樣的感覺。但是當大家冷靜的思考,將電影還原回建軍時代,這些革命先烈那時候本來就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正是意氣風發的年齡,那么不能讓演員演出老氣橫秋的感覺吧。即使是葉挺將軍,年輕時肯定也是生龍活虎、血氣方剛的。因此在南昌起義激戰和取得勝利的過程中,我覺得歐豪把葉挺將軍視死如歸的軍人風范演繹的淋漓盡致。

歐豪

為什么年輕演員就不能出演革命先烈了?我覺得一名優秀的演員,應該能夠出演任何片子才對。就因為年輕就不能演將軍、主席、總理了?誰給提出來的奇談怪論?即使是偉人,也不是一下子老到四平八穩的,風雨滄桑是需要歷經歲月洗禮方能沉淀的。

一部歷史劇成不成功,關鍵是看能不能還原和再現那個時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的真相。看完該電影的人,肯定都對革命先輩都充滿了無限的敬意,而且對我軍建軍的來之不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們不會因為演員年輕,就覺得革命前輩年輕時不可愛。相反的,我們會給革命前輩的意氣風發和大義凜然而點贊。


李易峰

我覺得大眾對現在的年輕演員很有偏見,包括起的名字都不好聽,什么是個“小鮮肉”?這種叫法就是帶著很大的負面看法。演員它是一種職業,同樣值得人們去尊重。演員靠著自己的辛勤勞動,在熒屏上為我們觀眾塑造了很多光輝而感人的形象,我們作為觀眾應該感激他們才對。

即使革命先烈的家屬,我覺得也沒有權力無端的指責人家。丟先人顏面的往往不是演員,而是先人的那些自大和主觀臆斷的后人。作為一位革命先烈的嫡孫,居然把人家帥氣敬業的歐豪形容為“腿也站不直”、“女里女氣”......難聽的話一籮筐。如果葉將軍知道會怎么想?全國的觀眾聽到你這樣表達意見怎么看你?

我個人認為《建軍大業》拍得非常成功,是文藝界給建軍90周年送上的一份大禮,朋友們有時間都可以去看看,重溫一下那個難忘的時代,緬懷我們偉大革命先烈的同時,增強我們愛國愛軍愛黨的情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