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12:30兒子起床撒尿,一不留神拉了一部分在床上,然后去廁所拉稀。今天早上給兒子學校請假一天。吃完早飯,媽媽和爸爸商量,一起帶孩子去門診部看病。
爸爸覺得這點小事不值得兩個人一起去,我們家現在還處在艱苦奮斗階段,不宜浪費人力、物力,應該科學分配家庭各種資源,集中精力辦大事,瞄準長遠目標持續用力,生活才能越來越好。
姥姥說,孩子生病,怎么能是小事呢?爸爸認為,孩子只是普通拉稀,只要大人花點時間、金錢,去醫院檢查、吃點藥就能治好。
在人生的長河中,這點小病連一朵浪花都算不上,實在算不上什么大事。之所以這么講,不是爸爸冷酷無情,而是爸爸在用仰望星空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來看待人生課題。
如果這點小病,都誠惶誠恐,看作一件大事,那這樣的事情在人生中會發生很多,讓人應接不暇,根本沒有精力再去干別的大事。
爸爸要求自己,學會忽略日常瑣事。人生應該深度思考,確立更大的目標,避免讓自己戰略上懶惰、戰術上勤奮,陷入表面的忙碌之中,最終卻碌碌無為。
人要學會把精力用在高價值的事物上。當我這樣想的時候,腦海中又迸發出另一個念頭,我這種分別心是否太重了?我對家人是否要求太高了?對家人,真正的愛也應該是無條件的吧?為什么對孩子都要求無條件的愛,對配偶反而沒人提無條件的愛?
我想,或許因為配偶是成年人,應當自己負責;孩子未成年,家長的付出應該是無條件,這有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如果對配偶也是無條件的愛,會非常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當然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那想必是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