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就慌了

孩子一哭,是這樣的:

你就慌了,是這樣的



好吧,不論他提的要求多么不合理,趕緊先滿足他的要求


馬上,不哭了,破涕為笑,此處響起:“天藍藍,海藍藍!”

小嬰兒都是全能自戀的,他想到什么,馬上就要實現,要吃,溫熱的奶馬上送嘴邊,要睡,馬上就要抱他哄睡,要那個小姐姐的氣球,馬上就要送她手里,否則,哼哼,立即頭向后一仰,腿一瞪,嚎開了嗓子,剛才還和你玩耍和諧友好的畫風立馬變了360度。爸媽馬上投降——祖宗,您要的東西,別哭了!

父母們希望孩子開心,希望他不哭,卻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孩子哭了應該怎么做。他們聽到孩子哭聲會頭皮發麻,會五心煩躁,會手足無措,恨不能大吼一聲“別哭了!”可換來的往往是哭得更厲害。我們已成人,為父母,卻在接納孩子情緒上還是一個孩子,甚至比他們還要幼稚,孩子會用哭來宣泄情緒,我們在自認為成人的世界里只會一味隱忍,憋出內傷還篤定哭是不好的,裝作風輕云淡都是成熟的表現。我們都沒有成長,更不懂得如何引導孩子情緒成長。我們害怕孩子哭,害怕孩子難過,害怕孩子爭吵,害怕孩子體驗一切負面的情緒,要孩子“必須”開心,“必須”高興。

一些敏感的孩子早早發現了父母希望自己開心,或是不愿看到父母的束手無策,知道如果自己不開心,父母會心里難過,便善良地照顧他們的情緒,把自己的心意藏起來,“報喜不報憂,只表現出讓父母放心的那一面,把真實的內心隱藏起來。而那隱藏起來的終歸是山洞的暗流,涓涓細流而不絕,如果哪年雨水暴漲便有沖出山洞,撼動山的風險。

剛在簡上看到一篇文章,苦惱自己的性取向不和大眾一致,每年過年都不敢回家,生怕父母的殷殷期望落空。父母是愛自己的,而自己也是愛父母的,可就是有不能妥協的地方。隨著年歲的增長,有感于父母老去,未能盡到子女之責,讓兒孫承歡膝下,而內心又想做自己,告訴這個世界我,就是不一樣的煙火,也沒有錯,就擔心漸老的雙親承擔不了這樣的事實。如果僅僅是事實也罷了,在這個觀念還保守的國度,宣告這樣的事情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會毀滅很多東西,他們平靜的生活將一去不復返。為今之計,只有選擇逃避,把自己的想法掩藏起來,待有那么一天再說吧,是天崩地裂,還是相互理解,就看造化了。

我們害怕面對自己的情緒,更害怕面對對方的情緒,我們會不知道怎么處理,也不知道怎么承接對方的情緒。我們害怕情緒的表達,更害怕表達情緒后對方的反應讓我們會無所適從。

如果說愛讓我們在一起,那么愛,也讓我們彼此疏離,疏離的不是距離,而是心,無法順暢的流動情緒,讓我們只有假面相對,只有表面平靜如水,只有柴米油鹽的談資,沒有心靈的碰撞和安撫,即便相對亦孤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