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高考結束了。
近兩三年,同學的孩子相繼有參加高考的了。考試前后幾天,各個同學群里每天討論得不亦樂乎,送祝福的,出主意的,各種操心。家有考生的家長們全程陪同,住酒店,吃酒店的高考餐(這大概是近幾年新出來的詞吧),陪考的媽得穿旗袍爹得穿馬褂,寓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各種段子層出不窮。這些一是說明了大家對高考的重視,二也表明了家長對孩子殷切的期望。
回頭再想我們當年的高考,一晃竟然已經過了26年(暴露年齡了)。是的,我是1991年參加高考的,那時候高考還在七月,7,8,9三天,所以那時候稱七月為黑色七月,是天氣正炎熱的時候。
記得我當時的考場是在我們學校旁邊的一所初中,距離很近。當時幼稚地考慮:不愿意考完一科,被父母問考得怎么樣這樣的話,或者被父母看自己臉色猜測,我決定高考期間依然住校,不回家住也不回家吃飯,也不讓家里人來送飯。為了這自作聰明的決定,我吃了不少苦頭。
當時的條件很艱苦,我們的宿舍是一間很大的房子,大通鋪,平時住了我們班里所有的女生,大約有三十多人,一人不到一米寬的一窄條。房間里有很粗的木頭柱子,我們在柱子間系上繩子,搭個毛巾什么的。我早讀時間曾在宿舍附近早讀過,親眼目睹肥碩的老鼠在繩子上自如行走,我們的被褥也有被老鼠啃過的痕跡。
夏天,蚊子倒還好辦,搭蚊帳能基本解決,但跳蚤這種生物真的很難對付,它小,肉眼不容易發現,還會跳,不容易抓住。它們在通鋪上無界限自由活動,為了抓住并消滅它們,我們曾經將枕巾鋪在身下,跳蚤在枕巾上跳動如同在叢林中一樣,不及在平整的床單上自如,這樣容易被抓住。那時候也有賣一種跳蚤粉,我們也曾將整瓶的跳蚤粉倒在褥子下面,但跳蚤依然消滅不干凈,這種斗爭一直持續到天涼了才結束。
高考期間,宿舍里沒幾個人,有條件的都回家去住了,也許是為了安全起見,宿舍里竟然開長明燈!我這個人睡眠不太好,有點亮光就睡不實,天還熱,宿舍也沒有電扇,再加上有兩個女生一直在竊竊私語,不知道有多少知心話非要這個時候講。我一夜沒睡好,早上起來就精神萎靡,也忘了吃的什么了,迷迷糊糊就上了考場。
考試的順序早已忘記,只記得一件事:考完了真沒跟同學對答案,也沒再提考過的那一科,完全翻篇了,準備下一科。
那時候理科比文科多考一門生物,共7科,所以是實實在在考了三天,真是煎熬。睡睡不好,白天腦子混沌狀態,吃好像也吃不下,只記得有一天跟兩個閨蜜算是下館子,三人吃了一盤西紅柿炒蛋,一人一個燒餅都沒吃完。
考完了爸爸和哥哥在宿舍等著,收拾鋪蓋,卷上東西回家了。家門口碰上媽媽的一個朋友,后來那阿姨跟媽媽說,看到閨女臉色煞白,很不好看。媽媽后來也說,我高考完回家,人瘦了一圈,臉色不好。估計體力嚴重透支了。
我們的班主任在高三一年里,時常給我們灌輸鍥而不舍的概念,常拿出來舉例子的事:某某考大學考了七年,終于考上了,你們也要有這種精神。如今想來,那位連考七年的大神真的要膜拜才好,七年,那是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我自己不算心思重的人,高三有段時間口腔潰瘍嚴重,不能吃東西,后來爸爸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苦藥面,要先在舌頭上鋪一層白糖,再鋪一層藥面,好長一段時間才治好。可見當時壓力已經很大了,復讀的壓力真是不敢想象。
考完了,第二天回校估分。我們那時候是高考前報志愿,估分其實已經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大概是方便老師統計,或者是自己心里有個底吧。
然后就是耐心等待了,在家里看小說看電視,補營養補睡眠。家長對這個階段的我們是放縱的,基本沒有干涉。分數大概是月底下來的,本省錄取分數線跟分數大約是同時下來,一看,達線了,那接下來就是等待錄取通知書了。
沒有耐心再呆在城里,于是收拾東西回老家村里,自己村里呆了幾天,見了想見的人,姨家呆兩天完成任務,然后去舅舅家常住,等待媽媽帶通知書回來接我。
左等右等沒有消息,眼看著到了8月30號,舅舅問我,要是考不上怎么辦?考前考后我曾跟媽媽說過:如果考不上,堅決不復讀,回老家村里養雞去。媽媽說:行,你要是養雞,我就給你賣雞蛋去。到了如今,似乎要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了,我心里犯了嘀咕。不愿意復讀,原因有二:一是厭倦了高中的那種生活,二是面子問題,再回母校復讀,面子有點不好看。估計面子問題還占了主要位置。
還好,沒有糾結太久,媽媽在31號回來了,帶回了通知書。我的奇葩大學,通知書來得可真夠晚的。9月10號開學,8月30號通知書剛到手里。
如此,我的高中生活徹底結束,不用面對復讀的問題了。
盡管這些年,人們對高考、對中國教育諸多詬病,但回頭去看,高考還是改變了我們的命運,尤其是數萬農村學子的命運。當年的高中同學,大部分是農村戶口,如今有博士,有碩士,有電子方面的專家,有高校的教授,當年大學里的農村同學,如今當企業老總的好幾個。所有這些,都是因為通過了高考這座獨木橋才實現的。
拿我自己來說,如果沒有考上大學,照計劃,也許真去養雞,嗯,也不錯,但生活也許只局限于我們那個村子,或者縣里,最多不過地區,這是大部分村里人的生活范圍。或者跟我有些初中同學一樣,進父親的工廠當工人,也許后來會考電大,工作也能不錯,但生活范圍也是局限在那個廠里。
如今,雖然我的工作也是在工廠里,學機械的,這是必然。但我有機會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卻是大學畢業開始的,后來到過不同的地方,看過不同的風景,見過各種不同的人。
這些都要歸功于那個黑色的七月,也感謝自己熬過了那個黑色的七月,才終見多彩的今天。
題外話:馮唐有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寫作是因為心里的腫脹”,我比較認同他這觀點。關于高考,關于高中生活其實一直想記上一筆,這次借這個征文記錄一下,然后就可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