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概念叫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駁斥的是一種常見的邏輯錯誤。
簡單舉例,一百個士兵上前線,陣亡九十九個,一個幸存,然后他,不出意外地,毫不違和地,被重點包裝宣傳為戰(zhàn)斗英雄。
四處演講,寫自傳出書,巴拉巴拉,講述他英勇奮戰(zhàn),獲得榮耀和勛章,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且不說有無美化刪減,即使全部千真萬確,最多也只是他的個人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而大眾聽到的,只有這一個故事,剩下的九十九個故事,注定是被遺忘和忽略的。
陣亡的九十九名戰(zhàn)友,沒有他的運氣,即使英勇戰(zhàn)斗了,卻沒有活下來,也沒有掌聲和鮮花。
努力而不成功的案例被忽略,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是死人不會說話。主觀原因則是因為人更愿意把自己的成功歸結于努力而非運氣,畢竟,人的虛榮本性是不愿意承認,自己的成功有一部分是因為運氣或者干脆只是運氣而已。
死人不會說話,失敗者也沒有話語權,歷史由勝利者書寫,人微言輕,沒有人喜歡聽失敗者總結經(jīng)驗,人們喜歡聽的,是成功的勝利的,一路火光帶閃電的故事。
所以,雞湯永遠有市場。
圣經(jīng)里上帝頒布的十誡,第二條可以總結為禁止造神,而造神,恰恰是人最喜歡做的事,之一。
當一個人描述自己的成功時,如果他不愿或沒有認知能力達到誠實和嚴謹,就會有意或無意地主觀屏蔽一切會阻礙自己被描繪得更偉大的客觀因素,刪減一切會讓自己顯得不那么與眾不同的情節(jié),就像用美顏P圖修飾自己的臉一樣,在描述自己的成功時P掉運氣之類的客觀事實因素,以此來把自己置于被崇拜被仰望被艷羨的境地。
這就是說,人會不自知地無意識地造自己這個“神”。
造神的危害在于誘導他人把不可復制的成功當成自己努力的方向,讓沒有分辨力的人誤入歧途,依靠錯誤的信仰而活著,比如無意識地信仰雞湯。人類集體無意識造神,就造成了這世界千奇百怪的三觀及信仰亂象。
雞湯文化是基于人們忽略幸存者偏差這個事實而大行其道的
這是一個雞湯時代,勵志時代,渴了就喝雞湯,累了就打雞血。然而,雞湯喝了還會迷茫,雞血打完還會空虛,且會形成依賴難以自拔越走越遠,其實已與吸毒無異,所以這也是全民吸毒的時代,當然,不止是這個時代,因為日光底下無新事。
以前是,現(xiàn)在是,以后也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