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這個概念,于我而言,最初接受應(yīng)該是在幾年前。與之相伴的另一個很有名的概念,便是斷.舍.離,原諒我當初對極簡的理解,主要是關(guān)于對物質(zhì)方面的舍棄,整理,收納。
而后,聽過另外一本書,叫做《丟掉50樣?xùn)|西,找回人生100分》,講的也是如何舍棄我們身邊不需要的東西及情緒,實現(xiàn)人生成長。
再在這兩天,看喬舒亞.貝克爾的《極簡》,感覺自己對極簡的了解又多了一層理解,那便是如何處理在極簡后多出來的時間精力金錢,成就更好的人生。
前段時間,我和朋友去了尼泊爾旅行,旅行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日照金山外,就是當?shù)厝四樕系男θ荩浅5恼嬲\。
或許習(xí)慣了高度發(fā)達的文明社會,我們總是習(xí)慣擁有很多東西,像我當時帶過去的行李中,有兩臺手機,一個移動電源,一個kindle,一臺電腦,一個便攜式攝像機,洗漱護膚化妝品,每天的換洗衣服等等。我的朋友更夸張,她甚至都帶了電吹風(fēng),三雙鞋和三個移動電源。請不要鄙視我們,我們也只是把自己認為在這個假期中需要的東西都隨身帶著了,畢竟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們隨身的行李中有我們需要的東西,會讓人覺得安心。
在行程的后半部分,我們安排了一個四天三夜的徒步體驗。因為徒步過程中,我們要把行李隨身攜帶,于是,我們都給我們的行李做了瘦身。電腦不用帶了,手機也只帶一個,移動電源也還是帶著,衣服只帶了速干的,再加上基本的洗漱用品,即使如此,我們的行李重量還是超過我們想象。背著行李上山下山,沒完沒了的臺階,讓我們身體疲憊。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看日出日落,聽鳥語,聞花香;我們認識了很多不同地方的人,聽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了解了很多民風(fēng)民俗。現(xiàn)在回想起來,依然覺得整個旅行中,徒步的那幾天是最值得懷念的,即使我們帶在身邊的行李,少之又少。
在尼國,我們?nèi)胱×瞬煌木频辏鞣N不同價格的酒店我們大概體驗了十來家,不管是著名的魚尾酒店,還是山中的民宿,所有的地方都是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的。即使尼泊爾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但我們到的地方,特別是在山中徒步的時候,基本上在路上是看不到消費品的垃圾,或許是因為物資的貧瘠,這個地方被動地簡單,但在我看來,這也是另外一種方式的極簡,因此帶來的福利是青山綠水無污染,多好,多值!
和朋友談到當?shù)氐膵D女的時候,尼國大部分的女性受教育程度并不高,她們每天要承擔(dān)很多體力勞動,勞累程度可想而知。但當我們和她們接觸或交談的時候,我們總是被她們臉上的笑容所感染,或真誠,或羞赧,或熱情。或許她們并不像我們一樣擁有這么多物質(zhì)上的東西,她們的人生或許就一直圍著家里人轉(zhuǎn),但我們能感受到她們內(nèi)心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如此看來,我們內(nèi)心的幸福感,其實并不是由擁有物質(zhì)的多寡來決定的,更多的是由我們的心境決定。有時候,越簡單,反而越幸福!
其實喬舒亞這本《極簡》里我最認同的觀點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對極簡的理解也會不一樣。這一點在最開始了解極簡主義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一開始就要求一個愛書的人把他多年的收藏捐出去?
我們一開始就讓一個時尚達人把她的衣櫥清空掉?
我們一開始就要求一個美食專家把廚房里的廚具都搬走?
這樣子只會讓大家對極簡主義望而卻步吧。
比如說我自己有個小小的怪僻,我對毛巾的要求很高,不論什么時候,我都需要有干凈柔軟的毛巾,用來洗臉,用來洗澡,用來擦手,所以我自己有很多專屬的毛巾,且每一條都會及時清洗,在陽光下曬干。盡管大家都在說重復(fù)的東西減少數(shù)量,我可以接受書柜里過期的書捐出去,也可以接受衣柜大瘦身,廚房里只留下基本的廚具我也OK。
但我不能把我的毛巾數(shù)量減少至兩條。
我打算放過我的毛巾們,因為我喜歡它們帶給我干凈,溫暖的幸福感。
一步步清除掉的是我們不需要的東西,留下來的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
當然,極簡最終的目的,是讓我們從不必要的物質(zhì)需求中脫離出來,這樣才能為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找到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在2016年年底,我做了個決定。
告訴我老公,我老姐以及我最好的朋友:2017年,我不在淘寶上買衣服了。
結(jié)果,他們?nèi)α耍∷麄儾幌嘈盼遥?/p>
但我是來真的。
我把淘寶從手機里面卸載了,電腦里的淘寶收藏也全都刪掉了。
我把我所有的衣服鞋帽都重新整理了一次,按季節(jié)分成了秋裝和夏裝(廣東的朋友都懂的,我們這里的冬裝基本可以省略不計),把不需要不喜歡的都清理出來放進了小區(qū)里的綠盒子里。
我從內(nèi)心喜歡我留下來的所有的衣服,我要把他們都穿在身上來展示。
新衣服們還可以再等等。
不用淘寶后,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我的時間多了起來!
我不用每天例行看店家更新;也不用為了買一件衣服在眾多店家中挑選性價比最高的;也不用為了滿就送絞盡腦汁各種湊單;更不用為了收到不合適的東西要退貨找客服各種拍照解釋;最關(guān)鍵的是,每天直接從衣柜里拿出之前已經(jīng)搭配好的衣服,不用翻箱倒柜,不用換來換去,省時省力,還能化個小妝,光彩照人。
衣服少了,時間多了,這真的是2017年,我替自己做的最值錢的決定。
于是,依法炮制,我又把刷朋友圈,看娛樂新聞,與別人吐槽抱怨的零碎時間,變成了陪小朋友,寫晨讀筆記和給父母打電話的時間。
收獲,多了不止一點點,正驗證了那句話:Less Is More.
喬舒亞在書中最后還提到了兩點,我個人也覺得其實很重要:
其一,就是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周圍的人加入到極簡主義社區(qū)。
我們通過身體力行,會懂得當我們丟掉那些我們不必要的東西和情緒時,我們能得到很多福利,多出來的時間,金錢,精力,可以用在那些對我們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人生能得以提升。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們又豈可自己獨自成長,而不拉著身邊的人一起進步呢?
其二,選擇持續(xù)地幫助別人,已經(jīng)成為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奉獻即是喜樂。
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接受過別人的幫助,那種感激之情能讓我們發(fā)奮圖強,努力向前。當我們成長到一定程度,有能力去幫助別人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其實給予比得到更能讓我們感到人生的價值。
所以,不妨把我們的生活簡單一點,把我們的時間,金錢,精力,分一部分出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們,我們也許不是慈善家,但我們的點滴之力,如果能幫助別人,不能不說:幸哉,幸哉。
放下對物質(zhì)的依戀吧,放下那些影響我們前進的壞心情吧,我們這一生何其之短,唯有輕裝上陣才能走得更遠。
讓我們都擁有更偉大的夢想。
然后,醒來,實現(xiàn)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