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去新疆買馕,就去烏魯木齊路買菜

有一次凱文和我聊天,突然甩來一個文字表情

過了一會又補了一句「好像你還真是!」

烏魯木齊路是條好路,我對于路上幾家小店的熱愛很多朋友都知道,今天來寫寫這幾家心頭好。


▼ ?littleCATCH

除了最近店里的空調壞了,擠2,3個人就轉不過身,Little Catch可以滿足任何人對于小清新的一切幻想,10平方左右,馬里布藍門頭上橫著一條可愛的小魚標志。 麻雀雖小,店里井井有序得陳列著鳳尾魚罐頭,Gracie's的冰激凌,各種冷凍魚肉大龍蝦,生啤椰子水,豐滿卻不混亂。

一天內的任何時間去Little Catch總有一條長隊,而店門外的街上大家都自己搬椅子坐了七七八八,每人手中一個白色紙飯碗,挑著魚生和著壽司飯送入口中,白葡萄酒放在地上,陽光照著梧桐樹葉的剪影正巧落進了高腳杯里,混著氣泡,若隱若現仿佛藏著暗涌似的,但如果那里藏著什么哀愁,一口飯,一抿酒,一陣風,也被這小清新帶走。

只是偶有會有城管跑過來趕人, 一口機關槍似的上海話,

「撒寧允許你們自說自話在坐在大街上吃飯?別人還走伐走路啦?」

路花買什么:Dynamite Poke, 蟹肉奶油干酪?,北海道仙貝,各類啤酒


AVOCADO LADY

Little Catch正對面,同樣正人頭攢動是個亂哄哄的小賣場,頂上是幾乎要掉漆的紅字「紅峰副食品商場」

店主是個短發50歲上下的阿姨,歪國江湖人稱Avocado Lady, 而我們中國人都叫她「牛油果阿姨」。阿姨店里除了本地食材和普遍的蔬菜香料外,還有各類西方平民家常的餐酒,火腿和奶酪。那些叫不出名字和怪長相食物亂哄哄又不失美感地堆在這個無章空間內。

店里擠著的都是中文不得了,騎著菜籃子自行車的歪國小哥,和講英語穿黑色吊帶衫扎著丸子頭的中國姑娘。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沒有標價,張嘴問,阿姨會邊用一根法棍教訓店里不聽話的貓,邊不假思索得快速報價。去年12月,不知是誰給阿姨店畫了一幅小畫,十分活潑鮮艷,阿姨終于也有了自己的英語招牌。

路花買什么:任何新鮮芝士都比city super便宜10元左右,洋薊,鷹嘴豆泥,色拉用小紅蘿卜。


▼ ?My BUTCHERy

My Butchery顧名思義是個肉鋪店,同樣白色格紋瓷磚明亮玻璃窗,進門冷柜上方掛了四種在售賣動物的墻頭裝飾 - 牛鬼蛇神, 開玩笑,是牛羊雞豬,而動物頭像下面的墻面上吸附了一排功能各異的刀具,儼然是一處肉食動物的神龕,讓人充滿敬意。經過店員的推薦,挑了一塊巴西牛里脊,用白色油紙包好,再貼上一個牛頭貼紙,甚是可愛。

路花買什么:烤春雞,牛肉類的都聽店員推薦的吧, 烤2分鐘,黃油,香草,海鹽,黑胡椒,怎么折騰都好吃。


上海最讓我著迷的地方是他完美融合了歷史與新潮,中國文化與舶來品,毫無違和感。

從80年前的租界時代便開始小火慢煮沉淀成了上海今日那不隆重卻獨有格調的氣味,洋洋灑灑對每一個相遇的人揮發普魯斯特效應,刺激記憶神經,令人不自主得吸吸鼻子,在心里,把它印一遍,無論他從哪里來,總有7分的似曾相識。

烏魯木齊路便是這典型。

我們可以在Little Catch買一碗夏威夷海鮮壽司飯翹著二郎腿,在日落時分坐大街上乘涼,也可以去對街有著舊時候自由市場樣貌的Avocado Lady找這位中國阿姨買西班牙的小扁豆,而午后坐在My Butchery的高腳凳上解刨那只肚子里藏了很多迷迭香大蒜的烤蠢雞的同時,2米開外上海的老爺叔們在排隊熟食店的片皮鴨,兩者都賣50塊左右。

而對于我, 烏魯木齊路上那些門庭謙虛卻內涵豐富的小賣部兼食檔是塞滿國際知名大飯店的外灘都比不得,千言萬語形容不了,唯有一次又一次得反復,我也順利摘得「烏魯木齊路路花」這個稱號。

文字來自 Tingting|上海|嘿名單發起人|潛水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