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東京》,來自大叔推薦,斯嘉麗年輕時候的作品了,電影年代久遠,不過畫質是日本文藝片那樣的簡潔明凈,看上去也還算舒服。斯嘉麗,那時候青澀、干凈,完全聯想不到如今黑寡婦的冷艷性感。片子做了一些簡單的背景了解,獲得過四項奧斯卡獎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最后該片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獎。
關于人物介紹,鮑勃(比爾莫瑞飾)是一位電影名星。他說,來東京是為了離開太太一陣,拋開兒子的生日,放棄一些戲來做威士忌的廣告。夏洛特(斯嘉麗約翰遜飾)為了陪丈夫來到東京工作,自己在東京旅游。
其實看了片子后,大概知道這只是一種自欺的借口。其實鮑勃不見得多想掙威士忌那二百萬的代言費,夏洛特也未必多向往東京這個城市的魅力和景色。兩個人只是想逃離現實。一個在自己前半生意氣風發,閱遍繁華,卻終究逃不過時間的離去,看著風華逝去,愛情從婚姻中黯然退場,所有生存的激情消失殆盡。生命對他不再有任何意義,哪怕回到旅館,也只是一人枯坐,他并不是疲倦,而是徹底厭倦——不僅是對現在的生活,而是對生命本身。
另一個跟大多數人一樣,還沒踏出第一步,就被自己的迷惘禁錮在了原地。受過良好的教育卻無處施展。想做什么,方向在哪?“我也不知道”是這一類人對自己生活最恰當的解釋。夏洛特說她學習哲學,算得上很高深的學問,卻似乎仍然學不好生活的哲學。
孤獨大概是整部影片貫穿始終的中心。鮑勃面對眾人的強顏歡笑,酒吧臺的飲酒枯坐,夏洛特獨自一人望向窗外的落寞與無所適從,巨大背景下的渺小和灰白色基調,電影總呈現著壓抑的氣息。
導演很厲害,全片貫穿的寂寞孤獨,卻沒有一個主人公因為孤獨的負面情緒爆發而失控的場景,沒有嘶吼和嚎啕大哭,也沒有心如刀絞和生不如死。相反,全片的情感都像磨碎的粉末,洋洋灑灑一揮,浸入了空氣,呼吸里都會帶著哽咽的味道。影片的場景似乎總在不同的地點切換,寺廟,窗景,穿梭在人群,夜晚的燈紅酒綠,卻走到哪兒都寂寞,不經意就刺痛屏幕這頭觀影者的神經。這就像隔著一層泛黃的老舊窗紙看過去,不清楚,也摸不透,卻被那一頭深深抓住了心。這樣朦朧的的手法“此時無聲勝有聲”,表達地更為細膩,靠著一股巧勁兒,殺傷力也更驚人。
我喜歡影片中鮑勃和夏洛特之間朦朧感情的克制和表達方式,沒有成年人世界里慣有的愛欲宣泄,更多的是一種彼此了解認同到最后惺惺相惜的情愫,有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這也是一種愛情,隱而不發,蘊于其內。
寂寞,這個詞的說法很多,孤獨也算其中一類分支吧。在我的年紀,時間再往前推一點,大多人都愛說這個詞,“抽的不是煙是寂寞”,是慣用模板,小年輕用此標榜自己的放蕩不羈還是獨孤求敗什么的心理,我就不得而知了。而我所能知道的,負面的情緒容易讓人迷失,沉淪,甚至喪失自己,鮑勃和夏洛特,在東京寂寞的夜空下,兩個失眠的美國人在酒吧里相遇了。或許是眼底那份不自覺外泄的孤獨令這對陌生男女悄然走到一起,讓他們在絕望中又若有所盼,兩個人對于世俗的交流對于寂寞的排遣,我喜歡稱之為兩個靈魂的彼此慰藉。
人生來孤單,在陌生街頭走過看到另一雙同樣迷茫的眼睛會不會覺得些許安慰,原來自己不是一個人。在千萬人中相遇、你懂我恰巧我也懂你、擁抱卻不能擁有、出軌式的感情彼此搖擺不定,迷失在離別的遺憾,就像片尾曲唱著的小調“ just like honey”.
之前看過一些心理學的雜志或者書籍,理論上說一個人如果處理不好自己的孤獨感,長時間的這種情緒相繼沉默增生的寂寞會使人越發戒備他人的靠近,像游魂一樣抽離,默然注視周遭的一切,不置一詞,類似于行尸走肉吧。以此可以看出于千萬人群中相遇,你懂我,我也懂你,多有幸。縱使天色將明、魂歸肉體、天各一方,但無邊黑暗里閃現的那一撮光,始終會讓人倍感溫情。
我喜歡最后那個場景,鮑勃在人群中看到了夏洛特,他走下車,緊跟其后。
“Hey, you”,夏洛特聞聲回頭,發現這個熟悉的聲音來自鮑勃,驚喜地嫣然一笑,也許就像她第一次見到鮑勃那般。兩人在熙熙攘攘的街頭相擁,耳語,親吻,告別。不過分鐘,夏洛特泫然欲泣,擠出一句帶著哭腔的“bye”。
沒人知道耳語的內容,但從兩人默契的笑容能看出來,必定是讓孤獨釋然的話,最終吻別,兩人重新消失于街頭,這樣的結局,恰如其分。
孤獨,也許是我們這一生的修行,也是一門不能掛科的必修課,電影的最后,鮑勃和夏洛特期滿畢業了,那電影外剩下的我們呢?
除了電影本身要傳達的情感主線,截取了一些喜歡的場景,作為分享。
紅色的油紙傘和白色斗篷的新娘,紅唇白面的妝容,不茍言笑的的新郎,彼此相敬如賓的夫妻模式,其實還挺有意思的,不知道日本人的結婚典禮是不是都是這樣,帶著濃濃的儀式感,不像中式婚禮的歡慶鬧騰,也不是西式的浪漫主義,看著就讓人覺得沉靜。有時候覺得,文化差異的不同體現還真是有趣。
從整個影片來看,日本的寺廟風格和中國的大體相同,黑瓦紅廊青松,烘托著莊重的氣氛。喜歡這個場景在于地面的大部分留白,夏洛特站于其中的渺小,建筑與人的一個融合,也算說得上是美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一個同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