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70 關于“寫”的一點想法

今天看王爍的文章《寫作最重要的事》,把最有感觸的一段摘錄下來,與大家共勉。

寫作訓練沒秘密,就是要寫,而寫的第一步是馬上寫。這說起來像是廢話,然而并不是,是關鍵中的關鍵。
在耶魯世界學人的寫作培訓課上,講課老師給出克服寫作畏難癥的獨門秘訣: “告訴自己,坐下來,只寫5分鐘就好。”難在開始,其實只要開始寫,5分鐘之后,你十有八九忘記了害怕,也許已經寫得停不下來了。
各有各的辦法。這是一法,還有人的辦法是每天早上不查電子郵件,晨起第一件事就是寫作,不寫夠多少字不許自己站起來。只要有用,怎么寫都行。

的確是這樣,經常感到無內容可寫時,為了按時完成作業,我就強迫自己打開電腦,不停地往里面打字,輸進去什么內容都行,胡說八道也行,就這樣打著打著,就有話說了。

如果老是做準備,準備來準備去,總感覺自己沒有準備好,要么大腦里空空如也,要么是各種思路亂竄,最終總也動不了手。

最后結果是:時間拖沒有了。

關于這種情況,《蜀鄙之僧》的故事可以說是最好的注解。

我們再復習一遍這個故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從古到今,之所以有上面的拖延癥,都是完美心理在作怪。“完成比完美重要”,這是很有意義的一句話。

我們經常過分的追求細節,在一件事情開始之前,總是想盡量準備得充分一些,希望在事情開始前把準備工作做到萬無一失,最后是:當時間所剩無幾時才開始。

最終我們無法把細節準備到完美,反而導致了拖延癥,導致了機會的喪失。

實際上,不管怎么準備,最后隨著事情的發展,往往會出現沒有預想到的問題。

與其這樣,不如早點動手開始做。若遇到意外情況,我們就來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逢山開路,遇河架橋。

給自己設定一個最后期限,牢記“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有人說,“十年磨一劍的結果往往是把劍磨殘了”,是有道理的,因為細節沒有底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