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剛剛朋友發一拼團信息,因為定位問題,導致我無法拼團成功,她后來幫我問原因說是定位的問題,所以我有些不爽,覺得別人可以找出原因,為什么我不可以呢,于是逞強弄好了,后來別人問我為什么拼不了,當時我有些著急,感覺了自己的壓力和不爽。
覺察:她幫我找出原因,我不爽自己怎么不去積極找原因,當時內心暗喜別人好熱心,還挺享受的,結果人家幫我找到了原因,我又不服氣,覺得自己不如人,不如人的話我會很羞愧,羞愧自己怎么做不到像別人立馬找出原因,讓我覺得自己很笨,就會被人嘲笑,很丟面子,讓我覺得沒有臉面。
人家幫我找到原因時我的態度是不服氣,不服輸,那對方感受到了會覺得我裝逼了,就知道逞強,所以很氣憤幫了卻不領情還逞強,于是開始了碰撞呀。
事實上,我當時也在找呢,但覺得還是慢了,后來發現及時對方找到了還是無法解決問題,于是我繼續詢問,最后找到了原因,內心一陣狂喜。我找到原因后開始得瑟,覺得我很厲害,所以對方就會更加氣憤,開始質疑之前怎么弄不了,而我感覺被質疑了后開始不爽,覺得沒面子,所以對方也共振到了沒尊嚴,開始了對方的裝逼。
所以對方根本沒有不給我面子,而是生氣我對她的不服氣逞強而且搞定后的得瑟裝逼,于是對方開始了質疑,裝逼,能量碰撞呀。
所以以后碰到這種情況馬上喊停,看來還得精微覺察呀。
對應的生命故事:
對于沒有面子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被罰站,那個時候考試大家都不理想,老師很生氣,而我當時低頭看分數,對于老師的生氣,我當時很氣憤,覺得她沒教好,還來怪我們,行為是鄙視瞧不起,于是共振到她,于是被她罰站。她對于我沒考好,還有對他的鄙視共振到她更加生氣憤怒,于是把我領上臺。
沒教好,讓我覺得她水平真差,就會被鄙視嫌棄,很沒面子,沒尊嚴。
事實真相:當時的教育水平在農村確實不怎么滴,很多是民辦老師,教育水平的確有效,但可以看出她很想教好大家,只是水平真的有限,那我們能做的就是學好她教的,然后有疑問的可以和老師探討或者想辦法怎么可以學得更好,而不是一味的鄙視瞧不起,當時她對于我考得不好,還不聽講,當時很氣憤,氣憤我不好好聽課,所以她對于我的行為很不爽,覺得我不聽她的課,同時共振到她的沒面子,不聽她講,所以很生氣讓我站在講臺上。
重復的生命模式:
對于別人的好意我總是不理解,認為別人不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她的缺陷在,人無完人,而我也總是在挑戰別人,不服輸,或者煩別人的好意,不感謝,反而對抗,最終迎來別人的反抗,所以我要先理解別人的意圖,然后再判定她是否怎樣。
學到的禮物:
學會感恩別人的付出,以及學會理解別人背后的意圖,還有自己背后的意圖,消融自己的沒面子信念。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理解別人先理解自己。
事件:她繼續在那挖苦裝逼讓我非常不爽,不爽她站著說話不腰疼,這樣讓我非常鄙視嫌棄,鄙視她就在那瞎逼逼,一點都不懂得給人臺階下,沒一點情商,讓我覺得很討厭,很嫌棄。
感覺一定要爭個輸贏,一定要顯擺到底,讓人難堪。
當時她顯擺說讓我們住在她家對面,我們當時很氣憤,覺得被鄙視了,所以就回復搬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