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是睜眼瞎

人與人外在與內在的區別有很多,外在可以籠統的概括為美、丑和一般,內在如三觀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等等。今天這篇文章我不劍走偏鋒,就以一個正常的思維方式來表達,什么叫正常思維,就是我們相信地球是圓的,一天是有24小時的,以及虎毒是不食子的。

那篇“你給我站住”打賞文章的作者,今天面對媒體的采訪,“詳細合理”的解釋了名下財產的歸屬以及分配問題,我的雙手實在是敲不出他那套無稽、荒唐、冷血的說辭,只能總結出他的大意:我有可以抵現的資產,但是不會因為女兒得了重病而去抵現,因為這些資產還有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留給我的兒子,留給我自己。

然后反過來再去看這位父親的行為,他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寫作)去為自己的女兒募得手術治療費用,女兒得病是真,自己寫作是技能,打不打賞悉聽尊便。

如果只是寫作、募捐、打賞、治病這個過程那完全沒有毛病,有人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善于奉獻的有愛人士積極響應,孩子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這應該被評為“2016互聯網+十大感人事件”。

可是當有接近這位父親的有識之士,爆料孩子的父親在中國一線城市以及周邊擁有三套以上的商品房后,輿論開始一邊倒戈,紛紛對這位“賣文救女”的父親開始進行人身攻擊、謾罵、質問等等。

我也是第一時間看到了那篇呼吁轉發的文章,點開看完搖了搖頭笑了笑沒有轉發,內心戲是:自己的修為還是不行,居然給這群家伙增加了點擊率。不過也算有所長進,沒直接去那些轉發的朋友圈下面留言說:這是營銷。而是云淡風輕的說了句:大家不要轉發,那篇文章有真有假。然后就有人留言問: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如果用營銷數據分析來類比,這些留言的人就不是你的準確客戶。有意思的是,辟謠的帖子都刷屏朋友圈后,還有人再轉發那篇文章,我看著這位轉發的朋友內心在想:你是真可愛啊!你一定是營銷推廣策略執行下的忠實客戶,都用不上什么策略,招招手就把自己打包快遞收好錢轉賬回來了。

整個事件,我沒有轉發這篇文章,沒有給對方帶來“善款”方面的資助,沒有與這次營銷事件產生互動和影響。所以我就以旁觀者的視角去概括復述此次營銷事件的整個經過以及當事人的客觀真實心理。

一個擁有三套商品房為人夫、為人父的男子,通過個人微信公眾號,向自己的關注用戶表達了自己女兒的病情,以及目前的困境(缺錢),并希望大家轉發自己的文章,讓更多的人看到。

以上是客觀事實,得到了本人的親口承認,那么分析以上的行為,給出的結論:這是典型的“策劃性事件”。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策劃的概念,策劃就是計劃和打算,你只需要了解到這里,往深的我們在這里不講。然后再從心理學分析,對于自己女兒身患重病這件事,感性上的行為是放下手頭工作,盡量不擴散女兒病情,保護好個人家庭隱私;理性上的行為是準備住院費用,配合醫院治療,扛起家庭責任,陪女兒共渡難關。

誰遇到這種事會去組織語言撰文,編輯文字排版,點開贊賞功能,告訴讀者轉發?這對于大腦和思維邏輯來說,需要一個短暫的跳躍性思維,需要一個旁人的點撥,需要一個對于公眾號運營的經驗,需要一個對于讀者心理的揣摩,以及需要一些人的支持和首肯。

但是,大家都看到了,這一個復雜的腦回路問題,在女兒病重住院的情況下順利的完成了通路,幾篇文章連續的推送,甚至出現了第三方的合作助推,把這個事件升級到了2.0版本。我內心的感慨是:真是敢啊!

如果對以上的客觀事實大家都認可的話,我們接下來進行沙盤推演,對于整個事件的經過和結果與這位父親來一個快速問答,來看看這到底是為女籌款還是事件營銷。

首先,你發文的目的是什么?答:為女籌款。你家里有三套住房,政府支持商品房轉讓,你還需要籌款嗎?答:我家里的房子是給兒子的,是給我自己的,就是沒有一套給女兒的。

很多人看到這個答案會覺得氣憤(我也是因為這個回答才寫這篇文章的),覺得你有資產不出讓變現,還要社會公眾和第三方公司籌款,且完全接納。大家覺得這位父親沒有人性,沒有道德,其實女兒生病,父親安排住院治療就說明這位父親有人性,有道德。那為何會出現如此的回答呢?很簡單,因為他在說謊!如果拋開自媒體人的身份,拋開自己的商業思維,拋開第三方公司的營銷,這位父親即便是只有一套房,他也會毫不猶豫的轉讓變現來為女兒治病的。

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因為他了解通過公眾號運營能夠帶來的經濟收入,他也了解社會人性的弱點和軟肋,他更了解通過第三方的事件營銷的持續發酵帶來的持續收入。只是他沒有想到,中國的人口紅利不僅帶來機遇同樣也存在著風險,通過文字描述一件客觀事實來獲取他人心甘情愿的支持,符合他的三觀,沒有超越他的道德底線,甚至有第三方說我再努力幫你擴大一下效果(收入),他也點頭默認。

其實他的內心也出現過糾結和煎熬,但是隨著善款的不斷增加,他的這種糾結和煎熬被刻意平復了下去,這一切在他面對采訪時的言語和淚水就足以說明,只是現在還沒有到達崩潰邊緣,所以死守底線,堅持用謊言掩蓋真相,寧愿用拗口滑稽可笑的說辭來解釋房屋歸屬,都不愿意承認自始至終這就是一件營銷事件。

通過他退回所有打賞款項,面對記者質問回答的可笑答案,告誡大家幾點道理:1、不要以為別人是傻子,比你聰明的人都懂得藏拙,等你嘚瑟的過分時自然有人收拾你;2、不要因為一個人身上的一個優點,就去欣賞和崇拜這個人的所有,每個人都有優點,但不代表他人性和道德健全;3、培養自己獨立的思維能力,這一輩子你必須得懂得如何識人,如何做事;4、吸取每一次的失敗教訓,記住摔跤后雙腿以及全身的疼痛,不要把同樣的低級錯誤犯很多遍。

寫到最后,如果你還堅定的認為這不是一個營銷事件的話,我只能奉勸你,在家好好待著,你根本不適合當下的這個社會,因為你是睜眼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