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個月,夢見外公,已十次有余。
外公家在岷江河邊上,渡口處。
很多年前,兩岸多菜農(nóng),種菜為生。
在我很小的時候,這段水域都還是清澈見底,魚蝦漫游的,
冬天河灘干涸了,露出大片大片的鵝卵石和小水塘,
提著小桶去能撿一桶小魚小蝦小螃蟹,石堆里也經(jīng)常會撿到鳥蛋。
兩岸的菜農(nóng)每天傍晚都在河邊清洗第二天要拿到集市上擺攤的菜。
每日清晨,第一聲渡船汽笛響起,熱鬧的一天便開始了。
渡船下來的便是對岸挑著各式籃子的菜農(nóng),
衣衫簡樸,頭戴草帽,身挑竹籃,或背著竹筐,
或騎著帶橫杠的二八式老自行車。
這種自行車,我外公曾有一輛。
后座上架倆大竹筐,裝滿新鮮的韭菜白菜香菜小蔥類。
有時候一只裝菜,另一只里裝的是我。
外公家也是菜農(nóng),所以我從小隨外公外婆混菜市場長大的。
清晰記得,清明前一晚夢見外公。
壽宴,
老房子的院子里滿滿坐了二十多桌。
外公依然精神矍鑠,眉眼帶笑。
拿著話筒致謝辭,然后吆喝我們?nèi)コ詨厶覊郯?/p>
我拿了一塊還吼了一句“吃了這塊粑,活過九十八”,
一屋子人大笑,
然后我就笑醒了……
外公走了三個多月了,
很多事都還沒習(xí)慣。
朋友問我怎么沒見我朋友圈提到,
我說都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一句“一路走好”都沒勇氣說出口,
也怕看到別人發(fā)來“節(jié)哀”的安慰,
就默默地望著。
好像一直都不知道該怎樣在這種境遇中表達情緒,
很多人離開你的生活都是突如其來猝不及防的,
來不及用合適的對白去告別,
又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能用怎樣的姿態(tài)好好說一聲再見。
以前回家總聽大人講,
誰家的老人去世了,接著誰家的老人也不在了……
我也只是淡淡的感嘆一句,
好像很多老人都沒熬過冬天。
奶奶去世的時候,我爸尚年幼。
爺爺走的時候,我亦未知事。
所以外公去世,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真真切切面對的離別。
肝癌,晚期。
從病情確診到離世,也就一個月。
我每周回家,看著老人的狀態(tài)一天天衰退,無能為力,
卻還要強顏歡笑告訴他很快就會好。
還要拿出沉淀二十多年的演技,
假裝只是正好休假,
并不是特意回家。
外公走的前一晚,我莫名的整夜沒睡著,
凌晨五點半猛然睜開眼,拿出手機看到姨媽三分鐘前在家族群里發(fā)的消息:
“我爸爸走了”。
我壓抑著情緒挨著給家里打電話,然后爬起來打車回家。
下車時直接拽著行李箱飛過馬路,沖進家門。
靜靜跪在門口燒紙,看著躺著的外公,眼淚嘩嘩的掉,
沒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直到哭出聲來時姨媽走過來拉我起來。
在堂屋里來來回回穿梭,
總?cè)滩蛔√а弁€面帶著微笑卻早已沒有體溫的外公,
然后第一次在殯儀館體會到哭得死去活來肝腸寸斷的不舍,
第一次看見一門之隔的生與死,
看見一個人生命中最后的那捧火焰,
和一盒白骨。
那種場合下的道別,
是一段灰暗的悼詞,
和親人互相攙扶下的三鞠躬。
小時候跟外公有段小故事,家里人到現(xiàn)在講起都還會嘲笑我。
外公在茶鋪子打牌,
我就在旁邊膩著不走,一聲一聲的叫
“家公 家公……”
“搞啥子”
“……”
隔五分鐘又開始,
“家公 家公……”
“搞啥子嘛”
“不搞啥子”
“拿去嘛,拿錢去買糖”
然后我拿著錢買了零食走開了。
小時候膽怯,連自己想要什么都羞于開口,
如今敢開口了,
可那一聲聲的呼喊都不會再有人應(yīng)答了,
每一聲問候反射回來的都會是無盡的沉默。
每次回外婆家,
好怕我還是像以前一樣開口就問“家公呢”。
以前每次去的時候,
家里人會說外公到河邊釣魚去了,你去接他回來吃飯。
這后來,我默默地沒有做聲。
去年夏天去接外公釣魚的時候,他還沒收工,
我在一旁撿石頭玩兒,撿了一大堆鵝卵石,到現(xiàn)在都還在放在家里。
那天回家蹲在那兒盯著看了半個小時,也沒想到要用那堆石頭做些什么。
其實老一輩的男人表達感情的方式并不像現(xiàn)在的人這么直白,
他們內(nèi)斂含蓄,甚至除了基本的問候,就不會有多余的只言片語。
外公跟我們幾個外孫的交流并不多,不像外婆每次都會跟我們拉扯各種家常。
一輩子清心寡欲,也很少事,每次遇到什么都盡量不麻煩家人。
外公走的前一晚,彌留之際,家人問他要不要幾個孫子回來看看你?
外公說“不用,他們工作那么忙,不要去打擾他們”。
這件事于我,至今如鯁在喉。
我本是當(dāng)天下午回家的行程,
只是沒想到他會走在清晨十分,
終是沒有聽到他的臨終遺言。
所以每次我都問姨媽,是不是我又沒回來燒紙,外公在念我。
所以總是夢見他,樂呵呵的坐在院子里喝酒,
我在一旁等著他喝完,收拾去洗碗。
是不是因為外公曾有話要對我說,
卻沒來得及。
所以他總來我夢里,
依然無聲勝有聲。
去年夏天,參加一個跑步活動,
得了一大箱小罐裝的白酒,
那箱酒至今放在姨媽房間的角落里。
喝酒的人,
不在了。
而我,總在揣摩,外公想要對我說的那些話。
嗯,那些話外婆一直在對我說著。
人不在。
景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