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底,被工作壓得有些喘不過氣,又接二連三的被領導批評,情緒一直很低落,想要辭職的念頭也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腦海,甚至開始懷疑現在的工作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
? ? ? ?心底有個聲音在吶喊,不想再忍受領導沒由來的指責,不想再加班加到披星戴月,厭倦了朝九晚九,受夠了忍氣吞聲,也煩透了察言觀色……
? ? ? ?于是乎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能夠財務自由,自己想做什么?那應該才是自己真正熱愛的吧。
想到財務自由的瞬間,你可能會覺得,那太簡單了,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啊。可好長時間,我都沒有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一)
腳下的路,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在自己夢寐以求的行業里工作。
學漢語言教育女生說,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到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教老外學漢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后來,她真的去了墨西哥的孔子學院。
學播音主持的姑娘說,初中的時候聽廣播,最羨慕那些有甜美嗓音的女主播。后來,她成了女主播。
? ? ? ? ?學會計的同學說,最羨慕那些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人,覺得他們真牛逼。后來,他也去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
但是,我們沒有料想到的是再后來。
再后來,那個做漢語言教育的女生常年和家人分居兩地,第一年在國內的時間是12天,第二年是10天,第三年只有8天。在每一個南半球的夜晚,只能寄相思于明月。
有一次家人生病住院,她卻遠在南非,無法及時趕回去守在家人身邊。
? ?她說,那些深夜望明月的時刻,那些無法守護的時刻,她想過兩百遍,要不要辭職。
再后來,那個做電臺主播的姑娘,經常在深夜節目結束后,獨自一人看凌晨三點的城市,因為節目收聽率下滑,整夜整夜的失眠。她說,這些時刻,她問了自己兩百遍,要不要辭職。
再后來,那個去了畢馬威的同學,因為高負荷的工作壓力,早早的開始掉頭發,他猶豫了兩百遍,要不要辭職,要不要轉行。
(二)
所以你看,再好的工作都有令人崩潰的時刻。沒有一種工作是不想辭職的。
我們都一樣。我們有一大堆想要辭職的理由:老板不近人情,加班比上班還多,同事勾心斗角。我們在每一個委屈的時刻,難過地哭了。我們也不管職場相不相信眼淚了,先哭了再說。
為什么要讓我們背那個黑鍋?為什么總是我們做最吃力不討好的項目?
我深刻地記得剛開始上班,為了一個根本是別的部門的同事犯的錯誤,我被領導罵得狗血淋頭。我委屈得在辦公室哭了,暗暗下決心再也不要在這里工作了。我打開電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簡歷。心里想的是,和這樣的隊友一起工作,怎么可能會有未來呢?我要走了,再也不回來了。
那是“愚蠢”的新人第一年。多做了事,覺得委屈;被錯怪了,覺得委屈;自己加班別人沒加班,覺得委屈;自己的成績被別人拿去邀功,覺得委屈。年底考評,自己付出與評價不成正比,委屈得六月都要下雪了。
新人第一年,我們每一份付出,都想要立刻看到回報。那是一面雪白的綢緞,我們見不得一點瑕疵。只要有一點不對,我們就默念兩百遍,我要辭職我要辭職。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但,如果當時真的辭職了,那么我心心念念的詩和遠方,也許在其他的工作和行業里就更不容易實現了。
(三)
所以你看,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批評過,被誤解過,也都背過黑鍋,受過嘲笑。人在職場,你不是例外。這些時刻,所有人都是咬牙堅持下來的。
而所有人都必須趟過這些河,內心才會越來越強大,才能不執著于眼下的困境。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有更遠的地方要去。
要趕路的人,沒時間停下來圍觀、琢磨、埋怨、仇恨。心里憋著大事兒,就容易淡定。
好多職場新人小朋友會說,是因為這份工作怎樣怎樣,所以我想辭職。
其實,沒有一份工作是如你想象一般圓滿的。就像劉若英說,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是不是就能少去那些糾結、迷茫、徘徊的時刻,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少想兩百遍要不要辭職,然后花時間去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