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讓生活更美好

儀式感是什么?

《小王子》里說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天不同,某一刻與其他刻不同。

百度百科說是我們情感最直接的表達。

人類學家維多克·特納說儀式感是人的生命從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的轉化狀態,這種狀態既屬于過去也屬于未來;這種狀態是暫時性的,模糊性的,開放性的。非決定性的,甚至是危險性的;這種狀態能夠在不同結構之間互相轉換。

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卻都不能讓我準確把握儀式感的內涵,《小王子》說的太浪漫,百度百科說的太模糊,特納說的又太抽象。這里認為儀式感是利用某些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自己身份轉變認同。這個概念包含了儀式感的兩層含義:一、儀式感是自己身份轉變的社會形式,這是大的儀式感。包括:孩子的滿月酒、成年禮、結婚、葬禮等。二、自己情感的表達方式、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式。這是小的儀式感。包括:情人節、母情節、過年等。大的儀式感每個人的一生可能只會經歷一次,對我們的影響是短時爆發性的,而小的儀式感貫穿于我們日常生活,它是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

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描述,一個路邊擺攤的中年女子,在嘈雜的人群,滿是灰塵的路邊,每天仍然堅持用吃剩下的黃瓜頭敷臉,用撿到的羽毛球拍在閑下來的時候和別人打羽毛球鍛煉身體。

前幾天看一個買襪子的廣告,廣告詞是這樣的:我們賣的不是襪子,是脫鞋之后的優雅。

我表姐說,無論工作多么繁忙,她都會堅持每天早起喝一杯水。提醒自己愛護自己,注意身體健康。

我自己無論多晚睡都會看一點書,不是為了多學多少知識,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告訴自己,生活除了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