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金生麗水”那一句中說過,這幾句很像是家里的長輩留給晚輩的囑托。告訴孩子們,咱們家的銀行卡放在哪?密碼是什么?這一句也不例外,它給我們介紹了一件神兵利器——巨闕劍。
咱們來見識見識這一柄流傳千年的神器。
鍛造巨闕劍的劍師名叫歐冶子。
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鑄劍大師。
歐冶子一生鑄劍無數,其中有八柄劍的名聲最大,分別是巨闕、湛盧、勝邪、魚腸、純鈞,以及龍泉、泰阿、工布。
而這其中,又以巨闕劍名氣最大。
借著《千字文》的這一句,咱們來聊一聊巨闕劍。
《越絕書》中對巨闕劍有過這樣一個故事性的描述。
王曰:「然巨闕初成之時,吾坐於露壇之上,宮人有四駕白鹿而過者,車奔鹿驚,吾引劍而指之,四駕上飛揚,不知其絕也。穿銅釜,絕鐵締,胥中決如粢米,故曰巨闕。」
王指的是越王勾踐,就是臥薪嘗膽那位。
歐冶子傳世的八柄劍,其中的五柄,在最初的時候都是由歐冶子敬獻給越王勾踐的。這五柄劍分別是巨闕、湛盧、勝邪、魚腸、純鈞。
在這一段話中,越王勾踐講述了巨闕劍命名的經過。
他說,歐冶子剛剛煉制好巨闕劍,并敬獻給自己。當時自己坐在露臺之上。我們可以想象,您剛買了一部自己心儀很久的手機,坐在自己家的書桌前,顫顫巍巍的打開盒子,將手機捧在手上自仔細欣賞。勾踐當時的心情一定也和這樣的心情很相似。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宮中有一駕馬車失控了。橫沖直奔,驚嚇了宮中伺養的白鹿。
越王勾踐拔出這柄劍,指向暴走中的馬車,想要命令士兵上前制止住馬車。
但卻在這拔劍一指之時,手中之劍的劍氣卻將馬車砍為兩節。當拋上了半空的車廂,墜落在地上時,越王勾踐才發覺手中寶劍的劍氣已砍斷了馬車。
這件事如果是一個普通人遇到了,一定會拍著自己的胸脯說:“哎呀媽呀!嚇死本寶寶了!”。甚至還會掏出手機發個朋友圈。
但是勾踐不是一般人。他有著勇于探索的美好精神。
勾踐命人取來一個大鐵鍋,用這劍輕輕一刺,就好像切米糕一樣輕松的,將這鐵鍋刺出了一個碗大缺口,因此越王勾踐便將此劍命名為巨闕劍。
有人問說,巨闕劍長什么樣子?
有人從劍的名字臆測這一定是一柄巨大的寶劍,甚至不亞于金庸先生的小說《神雕俠侶》中,楊過使用的玄鐵重劍。
但是從《越絕書》中的那一段文字中,我們可以判定這樣的猜測是不準確的。
雖然在之前的那一段話中沒有寫明巨闕劍的外形,但卻說到勾踐將這一劍命名為巨闕,是因為“穿銅釜,絕鐵締,胥中決如粢米。”
闕是個通假字,通的是缺口的“缺”。
也就是說這是一柄可以給其他物品帶來巨大缺口的劍。
劍做為冷兵器時代的代表性武器,殺傷力自然是一柄劍是否優秀的重要參考標準。而一柄劍能夠為其他的任何物品都帶去一個巨大的缺口。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件神兵利器。
這柄神器在越王勾踐之后,又輾轉出現過多次,比如小說《三俠五義》中展昭曾經使用過這柄劍,另外小說《封神演義》中也曾經提到過這柄劍,但卻再也沒有在正史中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