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憶如塵
我把2016年的個人成長和感悟寫在12月初,寫在2017年到來的前一個月。這一年,過得充實飽滿,不斷打破原有的框架,從覺知到覺醒再到行動,踏實走好每一步。學習、閱讀、旅行、分享,這些都是我成長路上的投資,我用心雕刻這一年的時光,珍惜生命的一切可能。
//學習//
年初,極度恐慌,內心焦慮不堪,不知如何應對“原力覺醒”風暴之年。看著許多伙伴報名參加李欣頻老師的夢想藍圖課,我的心蠢蠢欲動,但不敢說出口,把想法憋在心里。要知道,家人聽說我想去北上廣深參加付費課程,他們就會用狐疑的眼光打量我,然后說:“你這樣很容易上當受騙的。”
思前想后,心底愈加強烈想沖破阻礙。為了證明這是可信性極高的課程,我搬出李欣頻老師的創意天龍八部,娓娓道來,最終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和理解。
參加夢想藍圖課,老師布置了一大堆的課前功課,如必看的書單和影單,以及課前八個練習。看著一長串書單和影單,感覺壓力很大,最可怕的一點,這些書影單全部要自己去找資源,不能伸手向別人要答案。沒有料想到,參加一堂5小時的課,竟然要花成千上萬倍的時間做功課,這顛覆了我原有的思維,過程極其痛苦。
我是一個乖乖聽話的學員,課前一個多月,集中精力,想方設法,努力完成功課,看了3本書和17部電影。因為我知道,如果不做功課,或許去現場聽課將一無所獲。
課前八個練習當中,其中一個練習是這樣的“用一句話總結你這些年的際遇,2016年用一句話替換它。”我寫下了:渾渾噩噩度過最該奮斗的美好年華。脫胎換骨活出自由豐盛的全新生命。
那段時間整個人處于高壓學習的狀態,課前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遠遠超出預想。限時內完成課前功課這一件事,對我內心的觸動特別大,原來我以為做不到的事情,努力一把,完全可以沖突阻礙。當一個人迫切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障礙反而成了前行的動力。
學習的可貴之處在于,誰都無法奪走你的學習成果。
//閱讀//
2016年的夢想清單,我沒有列諸如看多少本書、看多少部電影之類的。培養和建立起了對閱讀的興趣之后,遇到困惑和問題,我會優先選擇閱讀,一是從書中尋找答案,二是儲備知識,三是拓寬視野。
以前,我很少買書,甚至舍不得花錢買書,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這兩年,漸漸懂了,看書是最低成本的成長投資。說到買買買,大多數人把錢花在衣著和美食上,我卻截然相反,只對買書心有獨鐘。這一年,除了從圖書館借閱一些書之外,自己買了不少書。
與往年相比較,今年的閱讀量明顯遞增,粗略估算,每周平均不少于兩本書。當自己還不具備高效閱讀的能力時,不要盲目地追逐效率,讀透一本書,吸收內化。簡單列舉讀過的幾本好書《小錢狗狗的人生整理術》、《品味四講》、《改變,從心開始》、《別獨自用餐》、《人性的弱點》、《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氣質》等等。
一本好書,值得反復閱讀,反復琢磨。讀過的書通常不會丟棄或清理,我會把它珍藏起來,每隔一段時間,重新拿出來看一遍,加深理解。當自己渴求改變的時候,主動閱讀能幫助我們跳出原有的思維局限。
若能巧妙活用書本知識,汲取經驗,你每讀過的一本書都不會是無用功,它會幫助你成長和改變。
//旅行//
2016年春季,看完了李欣頻老師的創意天龍八部,最喜歡《旅行創意學》,這本書每次出行都帶在身邊,看了不少于三遍。
書上有一段話,反復讀了好幾遍。“我們對生命最大的錯覺就是:好像有無限的明天可以活,所以夢想永遠都是拖延,直到生了重病或是看到親友的意外過世,才會在‘死亡’的逼視下生起了‘為自己好好活’的勇氣。如果生命只剩下半年,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我們能不能現在就放下一切,背起包包去旅行?自己想圓的夢,盡量在一年內達成,不必等到年老了、病危了才決定起身去圓夢之旅。”
年初,我寫下了一年內最想完成的十個終極夢想,沒想能不能實現。在我的家庭中,旅行就像一件奢侈品,容不得你有任何“非分之想”。可是,我不想在生命的終點嘆息,這輩子哪兒也沒去過,所以把旅行列入了夢想清單。我沒有鎖定旅行的目的地,也沒有規劃和誰一起旅行,所有的安排都順其自然。
回顧這一年走過的地方,發覺有些夢想比想象中更容易實現,如果你都不敢做夢,哪來夢想可言。每一趟旅行回來,寫一篇游記,做一期私旅分享。比如《跟著電影去旅行》、《博物館里的文物》、《慢時光里思古幽情》、《帶你行走古都》、《曉看煙海匡廬》。旅行帶回來的養分,不僅有美景和美照,心胸也隨之寬廣。
我最喜歡在旅途中,收集旅行小創意,記在小本子上。旅行不是走馬觀花的看風景,而是用心觀察、體會、感知,整顆心都在吸納旅行的養分。一年時間,去了喜歡的城市,留下了難以忘卻的記憶,這就夠了。
//分享//
今年,放慢了書寫的節奏,文字的產出并不多。2016年,我每個月都會列出七件事,聚集調頻。雖然萬有引力筆記本上留有很多空白,但是收獲還是蠻多的。
心中有了想法即刻行動。三月,成立自己的成長營——世界因分享而美麗。以邀請制的方式,邀請好朋友入群,堅持分享美好,共同成長。成長營從三月到八月,歷時整整五個月,一方面我不斷向優秀的人學習,另一方面毫無保留分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經營培育成長營的過程并不輕松,遇到挫折的時候,左右搖擺,想退縮。
五個月,一次又一次的語音分享,我從中學到了非常重要的一課。我的語言表達能力、整理歸納能力、學習探索能力都得到見長。我認真對待群里大大小小的分享,每一次都精心備課,用心分享。七八月,呆在火爐之城,身體疲乏無力,實在難熬,做完《曉看煙海匡廬》的私旅分享之后,我決定解散成長營,靜心休養。解散成長營的時候,我跟朋友們說:“點亮自己的同時,請記得照亮別人。”
當我自己做了很多分享,內心有了很多感受和體悟,才知道堅持高品質的分享多么不容易。所以,每次聽別人的分享,我都會特別體貼他人的付出。分享,也是成長路上的投資,因為你需要付出精力和時間,因為用心的分享離不開精心的準備。
站在2016年的尾巴,回望身后的腳印,感覺自己活在無可復制的限量版的人生里。“順著別人的腳步向前走,頂多只能經過他們走過的場景。”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生命之旅,不必詢問太多別人的意見,聽從自己的心。不跟他人比較,只跟過去的自己賽跑,賽過從前的自己你就贏了。
憶如塵|愛閱讀,愛分享,愛生活。喜歡文字,喜歡文字的優雅,喜歡行走在文字的國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