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責任,就是你的行為給別人帶來一定的影響或利益,事情的結果不論好壞你都要承擔。
有人說:“真正的教育就是一場修行”,為人父母的,一定要把這場修行功德圓滿。不要一味地嬌生慣養孩子,如果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問題,一定要讓孩子對自己的選擇及行為結果負責。
好的行為承擔幸福快樂的結果,不好的行為承擔痛苦悲傷的結果。
今天我就遇到這樣一件事,讓我和孩子有了一場有關責任的探討。我在其中修行和施教,孩子從中鍛煉和感悟。我們娘倆都收獲很多,拿來和大家分享:
早上,我對孩子說:“今天中午媽媽有個約會,我會把準備好的飯菜放在保溫桶里,你放學回家自己吃飯,然后午休,到點媽媽會電話叫醒你。千萬不要忘了拿房門鑰匙。不然中午就進不了家門了,就得餓肚子,無處休息。”
在我和朋友點好菜,準備要吃飯的時候。我的手機響了,孩子借鄰居的電話打來的,她把鑰匙忘教室了!
朋友催我趕緊回家,鄰居接過電話說讓孩子在她家吃飯和午休,我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早上交代清楚了呀!她應該為她忘記了拿鑰匙的后果負責。
我對孩子說:“媽媽中午不回家的事情,早上給你說好了,該囑咐的都囑咐了。你因為你的不細心,做事不周全,造成沒有鑰匙進不了門,完全是你自己造成的,媽媽不會回去替你解決問題,因為媽媽有提前安排好的事情,媽媽要為我的朋友負責?!?/p>
電話那邊孩子沉默,她畢竟不到十二歲,我能感覺出她的緊張和無助,我接著說:“但我可以和你一起想辦法。第一你可以以媽媽的名義借鄰居二十元錢,出去買點吃。第二自己想辦法聯系上老師打開教室門,去教室拿鑰匙。無論怎樣,你原先的時間安排都會被打亂,忘掉鑰匙的后果都是有些麻煩!”
她放松的說:“好吧,媽媽,讓我來試試第二個方案吧!”
她花了二十幾分鐘的時間,拿到了鑰匙?;氐郊遥龤獯跤醯亟o我用家里的座機打來電話:“媽媽,您不用擔心了,我回到家了!跑這一趟又熱又累,給門衛借電話也費盡口舌,還耽誤了班主任休息的時間。雖然浪費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但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做事不細心的結果就是給自己和別人找麻煩,而且后果自負!這樣的事情我不想再發生了,這個游戲一點也不好玩”說著她自己哈哈大笑起來。
朋友說我:“你的心真硬,她還小,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朋友聚會可以再約。你怎么可以這么放心!”她說要是她一定會告別朋友,趕快回家安撫孩子,替孩子解決好一切問題。
其實我和大多數父母一樣,也在擔心她發現沒帶鑰匙后的無助,也想回去給她個擁抱。也擔心她獨自一人去找鑰匙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問題,擔心她能不能有效和學校門衛溝通,擔心她能不能找到老師開門,擔心她路上是否安全……
當聽到孩子說:“媽媽我再也不會粗心大意了!還有您看什么時間給老師打個電話,感謝老師犧牲休息時間幫我解決問題!”
當看到孩子慢慢開始敢于承擔責任,出現問題接受教訓,并且知道感恩的時候,你不覺得你剛開始的那些擔心多余了嗎?
當父母的不能替孩子承擔她行為后果的所有責任,要大膽地給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否則她怎么得到教訓、得到鍛煉,得到成長啊!
若教育孩子是項工程,是父母用愛心去壘砌大廈,那么責任就是承重墻,沒有責任心的孩子,再高的大廈也是不牢固的,會有倒塌的風險!
我認為承擔責任的自覺能動性和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的培養和教育的結果。
所以當父母的要幫助孩子樹立責任感,修養德行,成就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