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8
昨天帶娃跟同事一起坐飛機,時間充裕,我們在機場隨便逛逛。
同事的做法:
我們一起進了一家首飾店看,同事在試了一條項鏈挺好看的,事后我問了價格其實也不貴,但同事沒有買,其實只是想試一下,因為覺得機場貴,如果去哪里哪里會有折扣。
我的做法
我進那個店純粹是為了陪同事,如果平時是我我肯定不會進去,也不敢進去。看到那么閃閃發亮的店,就覺得肯定很貴!太高了不是我進去的地方!我進了店也只會看看,其實根本沒往心里看,只是象征性地走走,所以也沒有喜歡不喜歡的。感覺就好像小時候我陪好朋友逛街那樣,我只是陪同,我不是主角。
兒子的做法
我兒子進去看了一圈,說奇怪了這些東西不好看有啥逛的,因為他平時都是逛玩具啊零食啊之類的。我說這是女孩子戴的首飾呀,閃閃發亮多好看呀。然后兒子就幾番嘗試去選:那我要這個吧。哦,媽媽呀,這可不是玩具呀我告訴兒子。我知道呀他說。反正當時我就是挺緊張的,生怕他真要買一個,因為還有一些水晶擺設他也在看,因為當時感覺那個東西回貴到上天。
碎碎念想法
出了店之后,我發現同事試的那條項鏈也沒多貴的時候,我在想,我是真的不喜歡嗎?我好像只是抑制了自己的需求。
我看到了我們三個的差距。我兒子的感覺好像是進去看上了就要買一個。我同事看到喜歡就試試過過癮。我根本不敢用心看,自卑心理嚴重。
兒子買手表
后來看到一家swatch,同事說進去看看。我推著車子不方便,就在門口等。沒一會兒子就看中一手表,當時完全沒心理準備給他買,一想到要花錢就心疼,于是告訴他我舍不得。但是他堅持。后來讓問了價格我覺得可以接受,但還是想省下錢,于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兒子:我要買這個。
我:你又不會看時間?。
兒子:會啊,現在五點。
我:這個不是玩具。
兒子:我知道。
同事看我不是很爽快,就說:你要不要再去其他店看看,比較一下?
兒子:不要。我就要這個。
我:我有點舍不得花錢。
同事又想到一招:要不你回去去網上買?可以便宜點。
兒子:不行!那個有到貨時間的,又不能現在就拿到。
我突然覺得孩子說到了重點。覺得孩子的感受好智慧。我又想起上次他在機場看中一玩具,在我的勸說下決定返程再買結果飛機變動我們返程換了一個機場的事。
于是愉快地買了。我發現兒子特別珍惜這個手表,而且在努力學習看時間,而且其實在跟他周旋的時候,我也有那么一刻覺得買的不是玩具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飛機上看著他選的這個手表,我覺得挺漂亮的,我也很喜歡。我忍不住說:我也想買一個。其實,我的內心去羨慕他,可以一眼看到自己喜歡的,然后就決定要買下來。
我覺得,這是準確堅定地一眼就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的功力,是在當你做出選擇后,及時被滿足,這樣一次又一次累積而來的。
現在。我也希望自己可以這樣。
回顧我自己的經歷,我們總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想要什么,其實跟小時候我去買衣服,我說出自己喜歡的可是不被父母接納,這樣的經歷一點點的累積起來有很大關系的,進而產生了我不夠好我不配得我的想法不對我的審美不對我不敢說出來自己喜歡的東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