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吱”一聲響,我應聲而停,側眼望望右后方的公交車直接追了我車尾,我很淡然的下車查看車況,沒有所謂的怒火也沒有所謂的情緒,這有點不像我。
“你怎么開車的,你可是碾了我的線”,公交車司機一下車就瞎BB;
"請你好好講話,不用太大聲我可以聽見”,我頭也不抬的繼續查看我車子被撞的部位;
“你可要看清楚,這些舊損位也不是我撞壞的,你看,根本就沒碰到,沒碰到”仍然是一副將自己的責任和過錯推得一絲不掛的水平,看來他開公交車簡直是屈才了。
我查看到碰撞的位置只有一個小窩和輕微摩擦,其實沒多大事;只是這公交車司機的態度和講話方式簡直是讓人不忍直視和多停留一秒,我神速的回到車上直奔跟朋友約飯的方向。其實這種情況是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來報交警和保險公司理賠的,因為公交車靠邊停車(非公交專線),我是走在它前面而后他撞上來,就憑我這個老司機多年的經驗這個百分百是公交車的責任。只是我真覺得我愉悅的心情和寶貴的時間比這些正常的程序所獲得的理賠要珍貴得多。
好多時候我們糾結在某些事物上誰是誰非孰對孰錯浪費了很多美好的事物,從表面上看確實我們占了上風并且獲得了我們受損的利益,但是回頭想想我們在跟這些事物死磕的同時自己的情緒,狀態以及計劃和安排是否也受到了不成正比的影響,所以在不違背事物原則和自己可承受后果的前提下,拋開這些表面和現有的小損失,我們將收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