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模擬考試是高考前很重要的一次學習檢驗和閱兵。考試考得好,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考的不理想,也不要灰心喪氣,妄自菲薄。應該為模擬考試恰當定位:它是“加油站”而不是“終點站”。考完了,我們能做些什么?我們該做些什么?我們應做出明智的選擇。在此,提醒同學們注意做好以下事情:
一、做好考試后的分析、反思
每次模擬考試后,我們應該重點關注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明確自己的位次,對自己的學習狀況作出清醒的判斷。在此建議:看到自己的成績后我們首先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正確地對自己的成績進行橫向比較。所謂的橫向比較就是發下卷子或是知道成績后,首先與自己周圍的同學或是與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學進行比較,看一看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差在哪兒?差在那科上?差了多少分數?為什么?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付出與別人的付出是否成正比,找到自己與別人有差距的真正原因。拿自己考前的學習狀態、努力程度、學習方法、準備情況以及應試策略技巧等等各方面與別人進行對比反思,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自己主觀或客觀上存在的問題,然后再看別人的學習是如何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自己確定好下一步的復習重點與方法。
2、將自己的多次成績進行縱向比較,做出一個自我成績評價。縱向比較就是根據本次考試試題的難易程度以及自己所得的成績與上幾次的成績進行比較。看一看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下降了多少?我們把自己的每一次考試的年級名次做成一個曲線圖,這樣成績變化就會一目了然,這樣成績分析是一個很奏效的方法。然后再找單科試卷上的問題,相對其他同學是進步了還是下降了,我們都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反思一下你在考試之前,用在這一學科上的時間與我們取得的成績是否成正比,如果用了很多的時間而沒有好的成績,就要看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合理,學習效率怎么樣?是不是出工不出力,追求了形式而沒有講求實效等等。
3、反思自己的考試心態與答題策略技巧。對于答題策略與技巧,同學之間存在差別,最關鍵的是要有自己的考試習慣和答題風格,對于自己的考試策略,每一科的考試時間安排,具體到第一卷與第二卷的時間分配,每一道的答題時間劃分;根據試題的難易程度或是熟悉程度來確定試題的答題順序;規范答題,按程序去解決問題,不留下遺憾,把低級失誤降低到最低點……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分析反思的。整個考試過程中的答題心理活動是我們考試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我們考試反思的最主要的環節。考試過后,對于出錯的題目,我們要把自己考試過程的思維軌跡再進行復現和反思,找出自己出錯地方的思維節點,反思這個思維節點當時的分叉,進一步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明確以后出現這樣的問題要采取的處理方式。這才是我們要總結的關鍵所在,這種總結一定要及時,否則,時間長了就找不到總結的感覺和靈感了,通過總結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思維品質和解題能力。
4、查找自己的知識盲區和低級失誤。通過這樣大型的考試,能夠很好地查找出自己的知識盲區,把自己根本不知或遺忘掉的知識點列為下一步自己的復習重點,對于這樣的點我們要加強補償和總結,最好是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進行總結,找到解這類試題的規律,以備下次再遇到而心里不慌,這就是所謂的查漏補缺,歸納總結。低級失誤是每一個學習的人都難以克服的弱點,它能夠減少而很難克服。基于這一點,我們就要認真仔細的審好每一道題,按程序做好每一道題。我們回過頭來審視一下我們的答卷,單位是否漏掉,答案是否寫對、有效數字合理與否、有無答非所問等等。一眼就能看出的最低級的失誤,待到發下試卷,再后悔莫及,捶胸頓足,已晚矣。
5、做好考后的總結。總結的目的就是把這次考試的得與失進行全面的總結,并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克服這些問題的措施與辦法,以備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時刻提醒,慢慢克服,更重要的是在下一次考試之前要再一次回顧這次考試總結與暴露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有效遏制它,起到考前總結,考后補充的作用,只有在一次次的考試中這樣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提高,逐步完善,最終才能達到我們要達到的理想狀況。總結的內容主要有:①本次考試的收獲有哪些?1、2、3……下一步如何進一步完善與發揚。②本次考試暴露的知識、答題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的問題有哪些?1、2、3……下一步制定了哪些措施和方法來克服這些問題的再次出現。③本次考試的策略和心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調整與改進,應如何改進?遇到突發性難題又如何對待?④得失分統計。⑤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如時間的安排,目標的制定與完成,考試時所抱的信念(寧可斷其一指,不可傷其十指),考試時給自己的做題原則與溫馨提示等等。
二、制定好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
1、調整備考戰略,確立奮斗目標。通過上述所建議,大部分同學應該能看到自身的潛力,體會到自己的實力水平,找到“我還可以得到更高一點分數”的感覺,這時應增強自己能笑到最后的信心,找到下一步學習的主攻方向——全力以赴地提高低、中檔題的正確率,保證“應知應會”的內容不丟分,這是提高總分的最有效的途徑;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就要求難題也要多得分。目前各校進入二輪復習,二輪復習稱為專題復習,這個階段是專題復習(比如數學的函數專題、不等式專題)和模擬練習同時進行,在保證專題復習的前提下,開始適當地增加模擬練習(大體每科一周一次)。這個階段是復習工作中的最寶貴的時期,堪稱復習的“黃金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個時期復習任務最重,也最應該實現高效率復習。我們的任務是把前一個階段中較為零亂、繁雜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找到每科宏觀的線索,提綱挈領,全面復習,同時進行查缺補漏,做好專項提升,最終實現能力提高。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堅實的基礎。每次考試后,不少同學成績不夠理想,總是把原因歸結為做題粗心馬虎,做題速度慢,時間不夠用,看著會做就是一時想不起來等等。其實這恰恰暴露出同學們平時學習中對自己要求不嚴、隨意性大、眼高手低的毛病。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作業和測驗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解題的細心、縝密意識,練就一定的速度,形成一做題就很快進入狀態的思維范式,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嘗到學習的快樂。
3、模擬考試后切勿進入模擬題海。模擬考試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模擬一下高考,二是檢查復習效果,后者更為重要。檢查復習效果就好像看病的檢查,胸透、B超、心電圖……這些都是檢查,治病最終要對癥下藥,要打針,要開刀。“模擬轟炸”實質上就是反復“檢查”,就是沒有“治病”,黃金時段的重點任務是“治病”,是查漏補缺,是亡羊補牢。切記:對一套題的反思、糾錯、總結,比重復做多套題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