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信息

知識與信息不同,信息中可能包含知識,但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識。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但是知識并沒有爆炸。

判斷知識有兩個維度:有用和長期。

有用是指能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好的結果,他是我們的決策依據。所以有用與否,是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判斷依據。

另外一個維度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他也是非常重要。短期有用的信息長期不一定有用,而短期沒有用的知識,不見得長期沒有用。

新聞或網上熱點事件,從短期來看是很有用的信息,因為他增加了你,社交的談資,讓你在飯局上有共同話題 ,但是從長期來看,它并不是知識,并且隨著時間越來越長,他就越來越沒用。

而你在本科時學的概率論或者經濟學,從短期來看,好像沒有什么用,但是他們卻確確實實是知識,因為從長遠來看他們會影響你的行為,為你的決策提供理論依據。

所以判斷是否為知識,有用與否,與時間長短是兩個缺一不可的維度。

知識也有高低之分,有些知識他就只是知識,但是有些知識卻可以繁衍知識,后者是更高級的知識,也更有價值。

從這個標準來看數學和邏輯學,都應該是更高級的知識,因為通過他們能夠推倒和衍生出其他知識。他們是知識的知識。

因此學習應該優先學習,更高級的知識。

現在有一種,碎片化知識的說法。但是知識是有體系的,碎片化的不叫知識,只能叫碎片化信息。

碎片化信息就像,組成房子的磚頭。但是僅有磚頭是建不成房子的。磚頭需要框架,鋼筋和水泥的連接才能,成為房子。知識也一樣,知識需要體系化。

先建立體系和框架,然后再往里面填補碎片信息,才能形成體系化的知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