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簡書寫作經歷的三個階段

這兩天看到一位簡書作者談寫作的感想,有一些共通的地方也有些不同的地方。開始在簡書寫作應有20來天,這段寫作心路歷程,需要我重新思考為什么寫作?我曾經在其它文章說,寫作是一盞燈,簡書寫作的確讓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1.開始寫作

其實我很早就加入了簡書,具體什么時候早已忘記。一開始只是偶爾看看其他人的文章,不知道要寫什么,就這樣過了些日子。后來,某天詩性來了,翻看了簡書上的幾首詩,隨性著手寫了一首,嘗試投到簡詩專題和詩專題,發現有些人看了,雖然看的人很少,但居然有人喜歡了,甚至開始有人關注了。那種嘗鮮的感覺還不錯。

有了甜頭,我便試著每天寫一首。因為覺得寫詩簡單,文字不多,是居家旅行上班的必備技能,有手機隨處可寫。也不知道寫了多少首,反正我未發布和發布后刪掉了很多,因為感覺反響不太好,自己仔細看看的確需要多加雕琢。

再后來,我開始想寫文章了。寫了一篇徑直投稿首頁,出師不利被首頁拒稿官委婉拒絕了,我有點小失落,但沒有放棄。便又寫了一篇,居然被放到了首頁,內心是歡喜的,但閱讀量太低,我后來想了想可能是標題以及文章內容敘述方面的問題。

有一天,我寫了一篇產品面試感受的文章,被產品專題和IT·互聯網專題專題收錄,同時居然得到向右奔跑主編的打賞鼓勵,接著被今日熱點君頂上首頁,閱讀量不斷翻騰著,喜歡和關注的提醒紅色數字,對我的寫作有著特別好的正向推動作用。

2.寫好文章

可能那篇產品面試文章比較有代表性,雖然寫得不算太好,居然有幾個公眾號和網站的小編找上我授權轉載,看著不同平臺上讀者的大多數支持評論,內心是有點小感動的。我也更容易從廣泛的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如同我對其他人文章的評論。因此,我決定要寫好文章。

我去琢磨首頁上的文章怎么寫,從標題到內容,從布局到配圖,會去想文章該投哪些專題。于是按照這些想法,寫讀書筆記,寫職場專題。我會在路上想著自己看到的人和事,在看書的過程去構想,如果我要寫文章,會寫什么主題。于是一天會有很多想法,寫的文章又有被公眾號收錄,閱讀量也還不錯,可在這個平臺上和幾千甚至幾萬的爆文比,算不上什么。

我試著去突破,但連寫的幾篇文章也沒有看到更好的效果,看著時而才有較少喜歡和關注,我反思了原因,可能自我思考層面的純干貨主觀性太強,傳播過程不太容易引起共鳴。

3.寫出自己

今天寫了產品的思考,因為這是一直想寫的主題,也是我的最初的寫作定位。寫了之后投稿,被頂到首頁,可閱讀量稀疏。我有注意標題的選擇,也有注意文章闡述的觀點和舉例相結合,可能是相應的主題下類似的文章大家看得太多。傍晚慣例性的跑步時,我想了想自己為什么寫作?

寫作于我,是一場精神的皈依。我希望通過寫作讓自己的頭腦更加清晰靈敏,就像修行,如果自己顧慮太多,那么寫出的東西雖然迎合了別人,卻不是真實的我自己,這與寫作的目的豈不是是背道而馳?

我接下來的寫作,應是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可能沒那么多喜歡和關注。如果我的想法,別人剛好同意,或對其有用,那不是讀者自己的事情嗎?而作為一個寫作者,寫作不是我自己的事情嘛!是一場心靈之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