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6 華杉
有讀者讀到這里會說:“現在不行,現在的中國人根本你跟他講不了這個!做不到!”這就是自己不愿意做。學什么,先拿把尺子去量別人,沒有量自己。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做了,知行合一,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張嘴就說現在的中國人不行,不可救藥的就是你自己,如孔子言:“朽木不可雕也!”
【學挍之中惟以成德為事,而才能之異,或有長于禮樂、長于政教、長于水土播植者,則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學挍之中。迨夫舉德而任,則使之終身居其職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視才之稱否,而不以崇卑為輕重,勞逸為美惡。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茍當其能,則終身處于煩劇而不以為勞,安于卑瑣而不以為賤。當是之時,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視如一家之親。其才質之下者,則安其農、工、商、賈之分,各勤其業以相生相養,而無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異,若皋、夔、稷、契者,則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務,或營其衣食,或通其有無,或傭其器用,集謀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當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而不恥其不知教,視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樂而不恥于不明禮,視其夷之通禮即己之通禮也。蓋其心學純明,而有以全其萬物一體之仁,故其精神流貫,志氣通達,而無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間。譬之一人之身,目視、耳聽、手持、足行,以濟一身之用,目不恥其無聰,而耳之所涉,目必營焉;足不恥其無執,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蓋其元氣充周,血脈條暢,是以癢疴呼吸,感觸神應,有不言而喻之妙。此圣人之學所以至易至簡,易知易從,學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復心體之同然,而知識技能非所與論也。】
那時候的學校呢,也以培養學生的品德為主要目的。每個學生的才能不同,有的長于禮樂,有的長于從政,有的長于農業。成就他們的品德,并根據他們的才能朝不同的專業方向培養。等到畢業任用的時候,任用那有德之人,讓他們終身擔任某個職務。用人者只知道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使天下百姓安寧,只看被任用者是否稱職,而不以身份高低分輕重,不以職業不同分好壞。被任用者也只知道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使天下百姓安寧,如果所在崗位合適,即便終身辛勞也不覺得辛苦,終身從事瑣碎的工作也不覺得卑賤。那時,所有人都高高興興,親如一家。那些才能較低下的人,則安于農、工、商、賈的本分,各自勤于本職工作,并且加以滋養,沒有羨慕、攀比的想法。那些如皋陶、夔、后稷、啟之類才能各異的人,則為天下出仕當官,各盡其能。好比一個家庭的內部事務,有人負責洗衣做飯,有人負責經商買賣,有人負責制造器具,眾人出謀出力,才能實現贍養父母、教養子女的愿望,所有人都怕自己無法做好承擔的事務,因而都盡心盡力。所以后稷勤勞地種莊稼,不以自己不懂教化他人為恥,將契善于教化視作自己善于教化。夔負責音樂,不以自己不懂禮儀為恥,將伯夷精通禮儀作為自己精通禮儀。因為他們心體純粹明白,具有完備的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德。他們的精神周流貫通,志氣相互通達,并不存在他人與自己的區分,外物與自我的間隔。好比一個人的身體,眼睛能看,耳朵能聽,手可以拿,腳可以走,都是為了實現整個身體的作用。眼睛不會因為不能聽而感到羞恥,耳朵聽不到聲音的時候,眼睛一定會去看;腳不會因為不能拿東西而感到羞恥,手伸到的地方,腳也會跟隨。這是因為人的體內元氣周流全身,血脈暢通,所以痛癢呼吸都能感覺到并且做出自然而然的反應,其中有不可言喻的奧妙。圣人的學問之所以最簡單也最明了,容易明白也容易遵從,容易學習也容易學成,正是因為圣學的根本在于恢復心體的本然狀態,相比之下,學習具體的知識和技能都沒什么值得說的。
這一段的學習心得:一是不羨慕別人的本事,而是安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付出不平凡的努力,凡事徹底,做出新的境界,并且把這境界傳承下去。比如我是做公司前臺的工作,我就做一個世界級的前臺,在前臺的崗位上,做出前人沒有的成就,又能分享教會全世界的前臺。
二是不逞能自己本事,把自己的本事貢獻給團隊,把團隊的本事當自己本事;把自己的本事當成團隊其他人的本事,也把團隊其他人的本事當成自己的本事。這樣就做到“無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間”,不存在他人與自己的區分,外物與自我的間隔。能做到無我,又為團隊負責,為事情的最終結果負責,而不是一方面關心自己的表現,要突出自己;另一方面又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能為集體負責。
前一陣子,日本羽田機場的“清潔大師”新津春子來華與華講課。她是羽田機場清潔團隊中唯一一個國家級的“清潔大師”,工作服上專門繡著“清潔大師”的袖標。日本能給清潔工授予“大師”的稱號,正是王陽明所說的這種“終身處于煩劇而不以為勞,安于卑瑣而不以為賤”的儒家文明。
重復一遍王陽明的話:“圣人之學所以至易至簡,易知易從,學易能而才易成者。” 圣人的學問之所以最簡單也最明了,容易明白也容易遵從,容易學習也容易學成。
新津春子說了幾個事:
羽田機場分成不同的片區,分包給不同的清潔公司打掃。注意,是完全不同的法人公司,還不是一個公司不同的團隊。但是,如果A片區有客人投訴,而A公司沒有人在場,旁邊B公司的人看見了,會馬上跑過去處理。為什么呢?她說:“責任區各是各的,但客人是我們大家的呀!都是我的客人,我都有照顧好他的責任。”
又說:“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成公司未來的總經理去思考。”這也是為全局負責,為公司對顧客服務的最終結果負責。而不是負責自己那一段。負責自己那一段,是最大的不負責。
還說:“如果其他部門的同事工作出現問題,那不是他的問題,是我們公司的問題。我們公司的問題,就是我的責任,我不能讓別人知道我們公司有這問題,我得趕緊解決它!因為公司是我的呀!”這就是團隊,如王陽明所說:“譬之一人之身,目視、耳聽、手持、足行,以濟一身之用,目不恥其無聰,而耳之所涉,目必營焉;足不恥其無執,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
日本基本上是一個儒家文化和西方文明相結合的社會,而王陽明對日本文化有著尤其重大的影響。新津春子雖然沒有讀過儒家或王陽明經典,但日本幾乎所有企業都浸淫在這樣的企業文化里,她接觸到的價值觀,都是儒家的價值觀。
有讀者讀到這里會說:“現在不行,現在的中國人根本你跟他講不了這個!做不到!”
這就是自己不愿意做。學什么,先拿把尺子去量別人,沒有量自己。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做了,知行合一,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張嘴就說現在的中國人不行,不可救藥的就是你自己,如孔子言:“朽木不可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