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常眺望夕陽,忽而心里有點感慨,以往的歲月像飛馳的列車在腦海一閃而逝,似乎有點不真實,真有時間這東西嗎?不但看不見,還感受不到,更別說是伸手觸摸,那只是一種想象嗎?而空間呢?從這一邊走到那一邊,這兩個地方有什么不一樣嗎?兩個方位之間的移動只能這樣嗎?有沒有一種捷徑是不需要經過中間的間隙而直接到達另一邊呢?如果有,那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
陳奕常覺得腦袋結成一團,各種猜測,各種可能噴涌而至,紛繁復雜。
一陣風吹過,陳奕常晃晃腦袋,決定不再想這些無趣的事情,免得自己發神經。拋開那些虛無怪誕的念頭,放眼這校園內外,再想想這一群好哥們,陳奕常不由得由衷而笑。是呀,時間多美好,何必為一些虛無縹緲的事情而煩惱呢,有時間還不如好好珍惜這短暫的高中生活。
眼下高中的生活并沒有比初中時代困難許多,當時想著面對這許多看不見的對手,陳奕常是時刻不敢放松,沒有成功是偶然的,陳奕常知道自己今天的成績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汗水上。陳奕常失敗過,曾經也只是一個在老師心中可有可無,無關重要的普通學生,這種學生一抓一大把。陳奕常原來是不知道的,但是卻因為一個偶然,讓他知道被人看不起是怎么一種滋味,那感覺比刀砍還難受,因為全痛在心里,連止血都沒有辦法。
他永遠記得那個下午,那堂自習課他只是想問個問題,卻足足在老師旁邊站了辦半小時,最后等到的還只是一句回去看看書。陳奕常受不了,憑什么那些成績好點的同學不按順序排隊問問題,憑什么他們問什么你答什么,而我問了你卻讓我回去看書?那天的陽光分外刺眼,陳奕常的心卻在夏日午后跌到冰底,冷而絕望。從那以后,陳奕常像一頭牛一樣日夜耕耘,在沒有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孤軍殺出一條康莊大道,一躍奪取年級第一。并在那段歷程中養成了獨特的學習方法,最終走出一條傳奇的求學路。
陳奕常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孤獨的,誰都為自己的成績喝彩,卻遺忘了這背后的辛酸。一條孤獨的路上,我依舊披荊斬棘,無畏無懼,用我的汗與血來證明我的能力與價值。
————
“陳奕常,我剛又聽老師們談論你,說你的解題思路與眾不同,特別高效但就是難理解。”
“見風便是雨,夸大罷了。”
“我怎么沒見過你問老師問題?你到底怎么學的?”
“老師們都那么忙,再說了,上課的時候不是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嗎?”
“那能叫清楚嗎?算了,跟你這怪胎說話氣死人……”
……
————
呂皖再次拿到了球,但已經有兩個人圍了上來,強行突破不是不可能,但是呂皖覺得實在沒必要。一個假動作,呂皖把球傳了出去。
呂皖雖然才高一,但是他知道憑著自己的身高也只能在這些小縣城里混,到了外面廣闊的世界里,這點身高,毛都不是。所以他雖然一直打中鋒,但卻絲毫沒有放棄過對其他位置的練習,只要一有機會,無論前鋒后衛一樣上場。呂皖外表看到上去頭腦簡單,卻是有自己的一個番打算。他有目標,而且有信心能做到,所以他活得自在,活得比別人瀟灑。
他簡單,所以一直快樂著,就算朋友們經常拿他開玩笑,要他請吃飯,他也是樂此不疲。只要計較得少一點,生活的笑聲就會多一點。
——————
李筱舫:“你好像每天都很開心喔”
呂皖:“那是,我一看到你就會不自覺地開心起來。”
李筱舫:“真的嗎?真不知道你是哄過多少女孩子才練成現在這樣油嘴滑舌的。”
呂皖:“天地良心,只有你一個。”
李筱舫:“好吧,今天訓練怎樣,還順利吧?剛才我看你好像不是打原來的位置,你在練什么?”
呂皖:“前鋒,我要熟悉每個位置的打法,以后有什么意外好準備。”
李筱舫:“我看你還是專心打好一個位置吧,三心兩意的,別到最后一事無成。”
呂皖咧嘴一笑到:“好,聽你的。”
呂皖知道李筱舫說的是實話,但自己的打算也是現實,所以他聽李筱舫的話,但也不放棄自己的計劃,有些事情,要懂得堅持。
伴著夕陽的余暉,兩人的身影在運動場上越拉越長,他的汗水灑在溫熱的水泥地上,他用自己的汗水,堅持去走一條理想的路。
——————
郭旭站在畫室外,期待婼霞的出現。或許是一種可笑的一廂情愿,但郭旭依然很享受這種期待的心情和心動的感覺。若不這樣,短暫的高中生活豈非很讓人遺憾?郭旭不奢求能和婼霞在一起,也知道就算在一起最后也免不了要分開,但年輕人的心動,誰能阻擋得了?
當婼霞果然在眼前走過,郭旭會裝作不經意地看婼霞一眼,又或是被婼霞吸引了一般盯著婼霞看,直到婼霞看他他才看別的地方,郭旭要記住婼霞的眼神,他不得不鼓起勇氣用這不太禮貌的方式去獲得,每一次都心跳得厲害,每一次都想退縮,但每一次都忍不住心里的期盼去看那明亮的眼睛,那雙出現在夢里的眼睛,美得讓人心醉。
秋天的夕陽比其他時候要更迷人些,正如秋日的天氣一樣,婼霞更是郭旭眼中這個秋天最美的一道風景。當你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靈魂為你而癡迷的時候,我確信這個世上的確存在無可替代,那就是你,深入骨髓的美!
——————
郭旭沐浴在夕陽下,身影落在背后的墻壁上,他在享受,也在思考。這個年紀的人,無論男孩女孩都喜歡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未來,思考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無論怎樣,總歸是有點事情想的。
“郭旭,怎么還不走?”
“我在看風景。”
“這天天看著,還有什么好看的?”
“你不覺得這校園,這夕陽很迷人么?”
“迷人的是校園呢?還是夕陽呢?或是某個人呢?哈哈。”
“最迷人的就是你了,快走吧,不然有人等急了。”
“嘿,那我走了,拜拜。”
“拜。”
——————
凌襄吃過飯以后,在校園里隨意走著。他是一個尊崇自然的人,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說不定會是老子或莊子的門生也說不定。凌襄喜歡自然,堅信自然美才是真正的美,所以他愛這世界的一草一木,也愛這柔和的風和醉人的夕陽。對凌襄來說,教室是一個籠子,束縛了自由和想象,那一堆堆的書本不是知識,而是思維的枷鎖。人不是為了分數而生存的,凌襄堅信這世上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用心去探索,也需要有人敢走不一樣的路。
凌襄像以往的大多數文人一樣,自有自己的一腔抱負和熱血,也有文人的風骨,所謂安能摧眉折腰伺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凌襄的一雙眼睛永遠是那么的有神,他要看這世界的種種,他要觀察周圍每個人的表情和神態,用心傾聽每句話,這一切都將經過他的加工而成為筆下的文字。生活是一本大書,他要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那是現時的高中課本所 不能給予的。
————————
凌襄看似漫無目的地在校園散步,其實在不停觀察不一樣的人,那些人的神情,走路的姿態,甚至一個眼神都是凌襄捕捉的對象,傍晚時分出來廣場散步的人最多,對凌襄來說自然是難得的好機會。他留意不同的心情的人走路的姿態,留意不同年紀的人對同一個地方的表情。甚至不同的人逛廣場的方式,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或是橫穿而過。不同的走法是一個習慣問題還是一個心情問題?凌襄喜歡看也喜歡想,這些不起眼的東西說不定就是日后的素材或生活經驗。對一個想成為作家的人來說,多看點,多想點,多知道點,總是好的。
凌襄喜歡校園廣場,在同一片天空下,這里的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或心酸動人,或開心迷人,凌襄渴望著了解每一個人和他們身后的故事,所以他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感受。喝醉的夕陽緩緩下山,凌襄感嘆,這夕陽是否無限好,也要看不同人的心情,短短數字,又怎能表達這世間萬千情感?
———————
張嶺心里有點不踏實,覺得自己這個班長實在不太名副其實。一直以來多是學習拔尖的人當班長,而自己的成績只能勉強算得上中上水平,雖然大家沒說什么,但他知道班上有幾個同學是對他不以為然的,要不是寢室一幫哥們支持他,做他的后盾,又都是有一定人望的人,恐怕這一路少不了給他難堪。張嶺以往沒當過班長,他不知道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稱職的班長,所以只要是為了班集體,他做什么事都很努力。他也沒抱什么一呼百應的幻想,只要同學們誰有困難能第一時間想到他就好了,他知道自己不一定能把問題解決,但他會盡力。現在在他心中,這個班就是他的心血所在。
路上,張嶺和班上的同學熱情打招呼,他不是一個善于交際的人,但他努力著跟每一個同學打好交道,就算那些人明里暗里跟他過不去,他也只好裝作不知道。這是一個集體啊,不能讓它有內部矛盾,個人受點委屈算的了什么。
夕陽西下,張嶺的身影才從飯堂里出來,身邊還有幾個同學,大家說說笑笑的,走在校道上。每次,張嶺都要跟同學在飯堂里聊聊天,增進友誼就是促進團結,他希望由自己這根線把班上的人串在一起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不知能不能做到,但是一直在努力著。
——————
“剛才你在上面上面開會的時候,那個鐘渝又出言諷刺了,你聽到么?”
“他就是說給我聽的,你說我聽到么?”
“這小子不是一次兩次了,怎樣,要收拾他么?”
“收拾什么?他公然對抗的話是公事,他私下找我麻煩的話是私事。現在不公不私,又是自己班的同學,就當意見不同好了,沒什么的。”
“有些人你不理他還以為他了不起了。你不怕越來越過分么?”
“這點氣量都沒有怎么做班長?都是自己同學,別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