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貓石魚
馨苒沒有跟人絮叨的習慣,不過她的思緒總在夏季連綿的細雨里或者秋天金色的陽光下顯得格外濃稠。
她是個好女孩,以前認識她的人都這么說。
她自己卻不這么認為。在她看來,這樣一個“好”字更多是由于挑不出一個人明顯優點的一種替代方式。假如一切皆有標準,在長相性格學業方面,有一般項她絕不會在優秀欄打勾。
倒不是她不努力,只是她知道每個階段的自己是什么樣的。
高中那會,很多同學覺得她是學霸,整天只熱衷于古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她說自己還參加班委會活動,還加入了什么青春組織。只是很多記憶在畢業十年二十年后變得寡淡稀薄起來。如果非要說她愛學習,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她沒有過早戀愛。
現在有些時候連她自己想到高中三年--都沒遇到一個喜歡的人--未免運氣太差。
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有人默默喜歡她,卻始終沒有成功表白。
記憶變得模糊時,大腦總愛把過去不好的一面呈現出來。還好心是受感動才有記憶的。
馨苒記得有一次夜自習下課去車棚推車,只見自己的車籃放滿了大朵的紅色鮮花。由于太緊張,她沒走近看,不知道什么花,更不知道車籃里有沒有其它東西。那晚她走回了宿舍。
她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這件事。
但花是美的,整個事件就像一個美麗的肥皂泡,曾經來過,很快消失。沒有真相。
同學聚會的時候,大家起哄某班的某某某的曾經追了她很久很久,她在他們津津有味的談笑中淡定得像個局外人。因為她本身從來就不曾關心書本以外的雜音,更不曾為這樣的校園新聞分神。
如果真有人喜歡孤獨,非馨苒莫屬。
聽她說一個人旅行的精彩,一個人生活的快樂,那些匆匆走進圍城的人仿佛已錯過一個世紀的金色年華。
她不喜歡優秀這個詞,只是相信一點一滴地付出努力,會離那個自己喜歡的樣子越來越近。
偶爾跟她聊起愛情,她一臉認真期待:要相信愛情,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好運。
談起婚姻她更是頭頭是道,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橐鲈撌菒矍榈睦m篇。
她說自己是現實理想主義,要在現實里追求一種理想的姿態,要以理想的橋段走過世俗的現實人生。
她說,在她懂愛之前或許從不曾愛過別人,懂愛之后她清楚最先要愛的人是自己。
每一天,像真愛明天就會出現一樣期待,像真愛永遠都不會出現一樣生活。
因為,她相信,
哪怕始終孤獨,她也是那個可以跟自己戀愛一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