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有一只狐貍,請鶴來吃晚飯。然而,他并沒有真心真意地準備什么飯菜來款待客人,僅僅用豆子做了一點湯,并把湯倒在一個很平的石盤中。
就餐時間到了,鶴每喝一口湯,湯便從他的長嘴中流出來,無法吃到肚子里。鶴感到狐貍是在捉弄自己,十分生氣。
后來,鶴為了回報狐貍,也請狐貍吃晚飯,他把食物裝進一只長頸小口的瓶子里。他自如把頭伸進去,從容地吃著瓶里的飯菜,而狐貍卻因為瓶口太窄而一點都嘗不到。
感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便如此,不懂得把別人當別人,自己也無法得到尊重。想要別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對人不尊敬的人,首先是對自己不尊重。 ”層次高的人,更懂得“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切記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這是黃金定律!
故事二:
一只螞蟻被風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樹上的鴿子看到這情景趕忙將葉子丟進池塘。螞蟻爬上了葉子,葉子漂到池邊,螞蟻得救了。螞蟻很感激鴿子的救命之恩。過了一段時間,螞蟻看到有位獵人用槍瞄準了樹上的鴿子,但鴿子一點兒也沒察覺。就在獵人開槍之際,螞蟻爬上了獵人的腳,狠狠咬了一口。獵人一痛之下,子彈打歪了,鴿子逃過一劫。螞蟻報了鴿子的救命之恩。
感悟:
在人們的交往中,自己待人的態度往往決定于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古話說得好:“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會落在他的臉上;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受到別人尊重是一種幸福。
倉央嘉措說:“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
?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是最好的相處模式,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都不容易,列夫·托爾斯泰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