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

今天早上有學員在QQ群里詢問關于“愛心傳遞”的事。

她的發心當然是好的,但問的問題就讓我很無語了。

因為我已經在文章里都講的很清楚了,我又不是寫英文,咋會看不懂呢?

但她也是好心呀~她想幫助別人,只是想先搞清楚游戲規則而已。

我很不想回,但又不能不回,還好有個學員主動跳出來幫我解危。

一邊看著她們的對話,一邊自我觀照,覺察當下是什么心情,靜靜的感受胸膛的能量變化。

過了兩分鐘,我在心里默默的跟那位學員道歉,然后在群里@她說:「謝謝你,你讓我看到了我的自以為是。」

她不明白我為什么這么說,我回復她:

我認為我已經寫的很清楚,其實你看的很模糊。

我寫A,你理解成B;我說C,你又理解成D。

我說的你看不懂,代表我的表達還有進步空間。

自己若愿意負起全責,我的能力就能有所提升。

其實生活上有很多誤會,就是這么來的不是嗎?

但自己認定是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想去求證。

這不是“自以為是”,不然是什么?

我想起幾年前,我主管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我最怕你跟我說“我明白了”!」

我問:「為什么呢?」

她說:「因為你很少真的明白我想表達的意思,所以經常會干出一堆蠢事!」

所以后來有好一陣子,每次我去執行她交代給我的任務時,我都會先主動跟她重復一次我理解的內容,確認無誤再去執行。

后來理解力慢慢提升了,她或許也被我問煩了,我就沒有再跟她確認了。

這招這個用來化解小朋友之間的紛爭也很好使(成人也適用)。

當兩位小朋友吵架或打架時,大人可以當他們彼此了解的媒介。

請注意,只是當他們彼此了解的媒介,而不是當法官或仲裁者。

1.請A小朋友先說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請B小朋友仔細聽。

2.當A小朋友說完之后,請B小朋友重復一次A小朋友說的內容。

3.換B小朋友說事情發生的來龍去脈,請A小朋友仔細聽。

4.當B小朋友說完之后,請A小朋友重復一次B小朋友說的內容。

5.確認雙方都重復無誤之后,說出最關鍵的一句話:那你們現在打算怎么做呢?

多數情況下,小朋友會自己搞定的,不勞你費心。

假如一直僵下去,你再試著去引導他們朝你認為最好的方向去思考,但仍然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這是我跟臺灣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學到的好方法,也實際操作過,果然好用!

小朋友的答案有時候真是五花八門,完全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可愛的很~

今天下午出門,跟另一位【臉書好友見面會】的主持人碰面,培養一下搭檔默契。

對她很不好意思,我比原訂時間晚了半小時才到,她在星巴克都等到睡著了。

我對時間觀念一向嚴謹,只會早到,幾乎不遲到的。

會遲到是因為一位自以為是的車主,在小到不能再小的巷子里違規停車,讓所有的車都動彈不得。

停我前面的苦主下車痛飆國罵,我倒是很想去砸車,星巴克就在我眼前,望眼欲穿呀……

還好只是想想而已,后來警察來了,不然我就變現行犯了。

早上我很自以為是,下午就吸引到自以為是的人。

很巧嗎?呵呵~沒有巧合的事,都是我吸引來的。

不能動就不能動唄~聽聽歌紓緩一下心情。

因為接下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跟宇宙下訂單,請祂給我一個停車位。

非得請小宇幫忙不可,因為我剛路過停車場時,看到停車場是滿的,一堆車子在排隊進場。停一小時要50元臺幣,這么貴還沒位置停,搞啥呀?

等到我終于駛離車陣了,心情也平復了。

開到巷子里去碰碰運氣,果然到處都沒停車位。

經過一間小廟,看到里面有一臺車正好準備離開,立馬倒車進廟,停車閃人。

很巧嗎?呵呵~沒有巧合的事,都是我吸引來的。

我停車的地方是臺北市的士林捷運站,住臺北的就知道那兒假日有多難停車,就更別說能停到免費的~

咋做到的呢?我是運用了“瞬間強效三部曲”:

(1)覺察現況(我發現我現在心情已經不好)

(2)立即停損(告訴自己:我要停損壞心情)

(3)提升頻率(聽聽歌,紓緩一下心情唄~)

相信聰明的你會舉一反三的,我就不多說了。

最后,我就針對《愛心課程傳遞活動》進度報告的內容,簡單說明一下代表的意思,假如你有不懂的地方或任何疑問,歡迎跟我連絡,謝謝你的愛心支持哦~

秋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