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準備看一些甜甜的純純的影片,看了大家的一些推薦之后,果斷選擇了這個《我恨你的十件事》,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1999年,額,上個世紀的,但是真的真的很好看,不僅僅因為男主是希斯·萊杰哦~
青春校園類型的電影劇情其實都差不多,就不絮叨情節了,著重講一下印象很深的幾點。
首先,絕對要說一個經典的場景,那就是我們的男主角為了哄女主角開心,在操場上唱了Can’t Take My Eyes Off Of You。話說看完這個片段,我深切的覺得這首歌就要男生唱,尤其是高潮部分,太讓人心動了。
眾人見證的大方示愛,應該是所有青春校園劇的標配了。雖然是個老阿姨,但是個人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都是抑制不住的少女心爆棚,感動得要命。大多數的女孩子都渴望被鄭重地對待,在公開場合被示愛恰恰和所謂儀式感一類的事情一樣,都會讓女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愛的。提到這個就讓我想起為什么很多女孩子接受不了男朋友不把自己介紹給自己的朋友認識,其實是一個道理。之前記得看唐藝昕和張若昀講為什么要公開,大概的意思是不愿意在公開場合裝作不認識。或者換句話說,他們也想要一起走在人群里,牽著手,什么都不避諱。所以說大家會感覺很浪漫,心情應該也是同上。
像男主角一樣在學校操場上唱著歌跳著舞,只為了逗女主角笑。這樣的事情好像大多數就只能發生在校園里,當然成人也會有,但少。很喜歡青蔥歲月時,毫不顧忌的肆意的戀愛,有著他們自己的轟轟烈烈,盡情的笑盡情的玩樂。有的時候想想,其實大家喜歡看青春校園甜寵,大抵是逃不過對那種時光的懷念和欽羨吧。會喜歡看一個人為了另一個人豁出一切,因為年輕,所以不在乎任何阻礙,因為年輕,所以相信愛情。想想都很美好。可總有一天,我們的生活里腦袋里還會裝進其他現實的因子,讓原本說著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我們開始在乎很多。但這也沒有什么不對的,所以我們會更眷戀,僅此而已。
其次印象最深的點就是女主在課堂上讀自己寫的詩,是十四行詩,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名字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
I hate the way you talk to me, and the way you cut your hair.
I hate the way you drive my car.
I hate it when you stare.
I hate your big dumb combat boots, and the way you read my mind.
I hate you so much it makes me sick; it even makes me rhyme.
I hate it, I hate the way you're always right.
I hate it when you lie.
I hate it when you make me laugh, even worse when you make me cry.
I hate it that you're not around, and the fact that you didn't call.
But mostly
I hate the way I don't hate you.
Not even close, not even a little bit, not even at all.
我從影片的開頭就一直在想,為什么要叫《我恨你的十件事》,一直在想,看到結尾才明白。最喜最后那句,原本想要把這句話翻譯得美一點文藝一點,只可惜沒有那么好的文采。但想翻譯的時候,自己腦補了一個畫面,就是男主坐在離女主很近的地方,正正好好在女主的視線范圍內,但是女主并不想趕他走,哪怕她知道正確的做法是她要趕他走。這樣的心情很糾結也很美,和“今晚的月色真美”是一樣的美。應該都是那種喜歡到入骨的程度,哪怕我恨你,但實際上是我愛你,因為你就是我。
其實一個故事只要有一個點抓住了讀者或者觀眾就已經成功了,這個故事在我眼里,做到了,只因為那一句I hate the way I don't hate you,既恨又不恨,貼到了多少人的心里,明明你做了那么多傷害我的事情,可我居然還是不恨你。突然覺得,“我愛你”這句話雖然平實直接,但是沒有那么的浪漫。可能在東方人眼中浪漫是含蓄的,就像是夏目漱石的那一句“今晚的月色真美”,王家衛的那一句“那一刻,我很暖”,這樣的話真的很抓心啊。
還是很喜歡這個電影,尤其是這兩個場景給我特別深的感觸,也讓我有去讀一讀十四行詩的沖動。而且真的很喜歡希斯·萊杰,不僅僅因為深入人心的小丑,還因為這個角色演得讓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