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

2011年5月某天,一群五六十歲的大媽在聊天。

“我女兒送了我一條項鏈,喏,就是這條?!?/p>

然后笑著等眾人的稱贊。

“我女兒給我寄了衣服回來呢?!?br>

“我女兒又給我買了一只手鐲,都有好幾只了呢~”說著,晃了晃右手腕。

“我女兒給我買了張可以按摩的躺椅啵~”

這時,走過來一位七十多歲的人,問道:“你們在聊什么呀?”

“昨天不是母親節么,聊我們的女兒送的禮物?!?br>

說完這話,眾人訕訕地看向問話者,因為,她并沒有女兒。又認定她兒子好像也不會送她什么東西。

“噢,是母親節啊~難怪,我阿北昨天整了豬肚雞給我吃。她前天就說了呢,沒想到昨天真的整了,還挺好吃的?!?br>

眾人聽完,都是一臉驚訝與羨慕齊齊涌現。

“咦,你阿北又幾識孝順啵?!?br>

“她怎么會識整豬肚雞?”

……

當奶奶回到家跟我神彩飛揚地描述這一段的時候,我看到她的不再漆黑的眼珠竟閃著熠熠的光芒,那種逢年過節沒有女兒來村時的落差心酸,在這一刻似是被欺壓多年,終于有掰回一局的情不自禁。

看著她笑得像個有糖吃的小孩,那一刻仿佛連皺紋也淡化了一些。

我才發覺自己這些年孫女當得不太稱職。除了偶爾回家時給她一些錢,竟沒有送過她一些,可以帶得出去的東西。

那一刻,我才知道 原來這些鄰居三姑六婆平時會聊這些?

難怪看她經常穿著她的外甥、我天表叔剛剛出來工作時送她的衣服。二十年前都五十塊一件的外套,按她的話說是,“放現在也還很好看啊?!?br>

原來是喜歡在別人贊衣服的時候可以順便說一句, 這是我外甥送我的。

后來我就經常想著幫她買點東西吧。因為給錢她自己去買,她不一定舍得。只不過現在買東西回家,得把價錢往低了說。(別說你們沒做過這事,了然一笑.jpg)

開始我自己買的衣服要么不合身;要么說太鮮艷了、不太好,她不喜歡。現在帶著她去挑,這才好了一點。幾次下來總算摸清了她喜歡的風格。

一天,她有點不好意思地跟我說,街上有人可以用銀打戒指,問我打兩個好不好。我看了看一旁的爺爺,笑笑。哈,去打吧。

后來我送了她一條項鏈,她戴了幾天,忘記是說的什么,后來就沒有再戴。我問她想要什么,“你之前戴的銀手鐲挺漂亮的。”

“哦,那我看看幫你買一個新的吧。”

“不用,你那個就不錯呀?!?br>

跟她解釋說,年輕人的款式跟老年人的不同的,并且我的手鐲不是活動扣,她戴會太松,這才應了我買新的。

我知道,她是怕我花錢。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了這么多我這個角度的心理,其實奶奶從小到大對我的好,我能說三天三夜不重樣。

我以前喜歡回家,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一回家說想吃什么,或者只是說了一句好久沒吃過什么什么了,奶奶就會馬上做。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更有時候是以為我會回家,提前就做好了我愛吃的東西。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只不過,去年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 ,一天早上我說,好像很久沒得過豆腐釀了,我們今天整豆腐好不好?整豆腐的話,我買晚上的車票回廣州吧。

奶奶的回答,我很心酸。

“整一次豆腐,要很多心力、很麻煩的。又要剁餡,我可能沒那么多力氣了。真想吃,去街上買吧?!?br>

我想了想,“算了,不吃豆腐啦。已經有這么多好吃的果子了?!?br>

中午吃飯的時候,發現奶奶沒在家。本來我準備提前一點出門了,一直到收拾好東西,我出到大門,奶奶見我背著包,有點失落地說“你這就要出門了嗎?你不是說想吃豆腐釀,我買了豆腐回來啊,吃了再走吧?”

我很驚訝,因為我看到她氣喘呼呼的了。也許,我走路三分鐘的路程,她是不停地走了十幾分鐘了。也在懊惱自己怎么說了想吃,自己又不去買。

強忍著淚光,聲音無比輕柔(因為哽咽了)地說:“不了,買了傍晚的票,現在該走了,下次回家再整?!?/p>

說完,不忍再看奶奶那雙獻寶被拒的失落雙眼。背著包, 往街上走去。

織錦幻淳:可呆萌逗比可高冷嚴肅,偶爾碎碎念。以前喜歡浪跡天涯,現在戀家卻又想要嘗遍天下美食。吃貨眼中鄉野之間更多美食,也更多歡喜。愿與你分享生活中的小確幸。

第 47/103 個故事 ? 搜集分享好文章,也歡迎跟我爆料你的故事,愛情,友情、工作中、生活中的美好發現,都可以告訴我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