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虔誠出發

遇見,便不想錯過;來過,便念念不忘。

不記得是哪一年哪一天偶然從手機上看到中國有一個最美最文藝的尼姑庵,雖然只是看到一兩張黑白圖片,但從不多的文字介紹中知道世間竟有如此美的像花園的佛家圣地。從此心里就再也放不下了,總有揮之不去想去看看的念頭,為了讓心有一次無關信仰的旅行,一有時間就查找各種資料,了解到這個神話般的地方深藏在云南大理的蒼山之中。隨著歲月在時光中慢慢流淌,渴望去看一看這個環境清幽的庵堂成為我余生的第一愿望,于是在2018年端午假期里來到了這個讓我神馳向往的地方。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步行上山,一路上蒼松翠柏蔓延整個山林,樹木成蔭,極為清幽,人在其中,自然而然感覺心曠神怡,天然的大氧吧讓我不由自主的做著深呼吸,隨著陣陣清風徐來,耳畔傳來裊裊梵音,細耳傾聽,一句句阿彌陀佛在耳畔輕響,伴隨一路同行,大約走了四公里路程,一路有美景和梵音相伴,不覺得絲毫疲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越來越近了,看到路邊也多了許多花團錦簇,雖然早已做了許多來這的攻略,但當眼前的姹紫嫣紅,千嬌百媚突如其來闖入眼簾時,還是被震驚到了,網上所有的圖片及文字介紹的一切都抵不過身臨其境的震撼!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花叢中拾階而上,在青松古柏掩映中一個不算寬大的玲瓏秀氣的飛檐彩繪門樓呈現眼前,門楣上書寂照庵三個金色大字,兩邊楹聯是佛光普照,慈輝逺陰。門口一池金魚恬靜安逸,瞬間給人一種清新雅致之感,這就是傳說中聞名于外界的——寂照庵。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進入庵內,又被氣勢蓬勃的多肉植物震撼到了,這是我見過多肉植物最齊全的地方,盡管我都叫不上名字來,但碩大無比的肉肉很是壯觀,真不知道培養這滿院的多肉植物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但能感覺到這些不說話的精靈背后,有著更為平靜安恬的心。這里沒有其它寺廟那種香煙裊裊,撲面而來的是沁人心脾的陣陣花香,眼睛有點不夠用,盡管如此我也覺得 只需一眼就讓人對這座美麗的庵堂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這里咋看一點都不像出家之地,更像是一個俗人修身養性的后花園,太另類了吧,另類到我們忘記了要向佛祖許愿,另類到讓人忘記了世俗的紛擾,另類到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記住這是一家真正超凡脫俗,不染塵埃的寺廟。那一刻,我萌生了想要留下來住在這里的沖動,幻想著在這深山密林中過那種從容淡泊,寧靜于心的尼姑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庵內少了一分肅穆,多了幾分溫婉,置身其中,如夢如幻。在大殿的屋檐下滿滿的吊著有用竹籃做成的花盆,有用一截木頭的,有用白色瓷盆栽種的各種奇花異草,真真的應了那句:靜看庭前花開花落。寂照庵,在您這里讓我深深感覺到我與眾生,命無分別,不存在誰貴誰賤之分。在這里那些曾經扯了心的痛,經歷的那些苦難和悲傷,終如浮華掠影,煙消云散,歸于沉寂,感覺終于找尋到了自己心中那份寧靜和美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推開世界的門?瀨戶內海之夏 王煜瑤 2018-08-03 2:10 · 字數 9313· 閱讀 646 · 日記本...
    萊茵河旁我一個獨守荒涼閱讀 746評論 0 0
  • 寂寞盛開的季節 五月里的楊樹毛毛 你都以為那是一場雪
    不思中州晚閱讀 387評論 11 8
  • 2018年9月5日星期三(多云~小雨) 今天早上起來做上飯,孩子也起來了,兩個孩子開始背起課文來,很高興兒子能夠學...
    吉怡晨媽媽閱讀 23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