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試題(三)
(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答案見文末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荀子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边@句話所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A.啟發性原則 ?B.量力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直觀性原則
2.從提高學生的認識人手,循序漸進、以理服人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的德育原則是( ?)。
A.導向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啟發原則 ? D.疏導原則
3.小學生通過認識烏鴉、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鳥”的本質特征這一思維形式是( ?)。
A.綜合 ? ?B.推理 ? ?C.判斷 ? ?D.概念
4.由學校組織的社會公益活動、興趣小組和同學幫扶課外教育活動,不屬于( ?)。
A.教學計劃之內的活動 ? ? B.教學計劃之外的活動
C.綜合活動 ? ? ? D.社會實踐活動
5.小學數學運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 ?)。
A.講解 ? ?B.觀察 ? ?C.練習 ? ?D.示范
6.一位新教師把自己工作的重點放在維系與領導、同事的關系上,他目前處于( ?)階段。
A.關注情景階段 ? ? ?B.自我感受階段
C.關注學生階段 ? ? ?D.關注生存階段
7.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家長督促和檢查孩子完成作業,其承擔的角色是( ?)。
A.決策者?? ?B.支持者 ? C.志愿者 ? D.學習者
8.當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級的組織比較健全時,該班集體的發展處于( ?)。
A.成熟階段 ? ? ? B.組建階段
C.核心形成階段 ? ? ?D.自主活動階段
9.《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一2020年)》指出,我國教育發展的工作方針包括( ?)。
①優先發展②育人為本③改革創新④促進公平⑤提髙質量⑥均衡發展
A.①③④⑤⑥ ? ? ?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10.教師對學生個體內部的各個方面進行縱橫比較,以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況的評價屬于( ?)。
A.絕對性評價 ?B.相對評價 ?????C.個體內差異評價 D.甄別評價
11.從課程論的視角來看,教室座位的安排、圖書角的設置屬于( ?)。
A.活動課程 ?B.綜合課程 ? C.隱性課程 ? D.顯性課程
12.小學數學課程中“統計與概率”這一部分的知識按照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順序,以關鍵概念和基本原理為主并逐步擴展。這一教材編寫的方式屬于( ?)。
A.螺旋式 ? B.單一式 ? C.活動式 ? D.直線式
13.小學生在游戲時摔倒扭傷并有少量出血點,教師的正確做法是( ?)。
A.用止血帶綁在傷口上方,注意保暖
B.用紙巾蓋上傷口,打電話給家長
C.用冷毛巾敷傷口,立即送醫院
D.用清潔水沖洗傷口,消毒紗布包扎
14.學校應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小學生每天的鍛練時間不少于( ?)。
A.1.5小時 ? B.1小時 ? C.2小時 ? D.0.5小時
15.關注教育主體,解釋教育現象,采用“深描”的寫作手法,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研究結果。這一教育研究方式被稱為( ?)。
A.調查研究 ?B.行動研究 ? C.敘事研究 ? D.實驗研究
16.張老師在講授《我愛故鄉的楊梅》時,用多媒體播放江南水鄉的美景,為學生設計真實、具體、生動的場景,其教學法是( ?)。
A.教學法? ? B.現場教學法 ?C.示范教學法 ?D.情境教學法
17.有的小學生為獲得教師的鼓勵而努力學習,有的小學生為了獲得家長的獎勵而努力學習,有的小學生為了讓同學瞧得起而努力學習,其學習動機屬于( ?)。
A.遠景的間接性學習動機 ?B.遠景的直接性學習動機
C.近景的直接性學習動機 ?D.近景的間接性學習動機
18.保證班主任工作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前提是( ?)。
A.教導學生 ?B.指導學生 ? C.輔導學生 ? D.研究學生
19.少先隊員自己確定活動形式并開展組織活動,體現少先隊活動的( ?)。
A.創造性 ? B.組織性 ? C.自主性 ? D.趣味性
20.泰勒《課程與教學過程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提出的課程開發模式為( ?)。
A.任務分析模式 ? ? ?B.過程模式
C.工作分析模式 ???????????????? D.目標模式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10分,共30分)
1.簡述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2.簡述小學德育的途徑。
3.簡述我國小學教育目的確立的依據。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24.材料一:
上課前,徐老師剛走到教室門口,冷不防從教室里飛出一個足球,正好從徐老師的頭上擦過。同學們一下子驚呆了,心想:這個可闖了大禍!可是事件的發展卻出乎同學們的意料,徐老師并沒有嚴厲斥責踢球的同學,而是從容地回過身,撿起足球,微笑著走上講臺,說:“好厲害的一腳,踢個正中,得分!不過要想練好射門功夫,還是到操場上練吧。如果以后還有人在教室里踢足球,我就會出示紅牌,將他罰出教室!”聽了徐老師的話,踢球的同學羞愧地低下了頭,其他同學會意地笑了。緊張的氣氛一下得到了緩和,同學們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開始上課了。
問題:
(1)請評析徐老師應對課堂突發事件所運用的策略。(10分)
(2)試說明教師處理突發事件時應注意哪些方面?(10分)
25.材料二:
請觀看小學低年級《戈壁灘上的古長城》教學片段,回答問題。
師:同學們登過長城嗎?登過的說說你登過哪座長城?
生:十三陵水庫旁的長城。
生:我登的是八達嶺長城。
師:同學們登過的大多是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它建于我們歷史上的明朝,到現在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已經成為了旅游勝地,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到戈壁灘上去,看看那的古長城。說它古,是因為它已經兩千多歲了。我們出發之前,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生1:什么叫戈壁灘?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張圖片。這個地方全是沙子和石塊,因為缺水,所以那很少有植物。那么,戈壁灘上的古長城到底是怎么樣的?一起來學習課文《戈壁灘上的古長城》。打開課本,用心地讀讀課文,遇到不懂的詞、不懂的句子,在旁邊畫個小問號。學生自由讀全篇課文。師出示本課生詞的幻燈片。
師:這是本課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會讀嗎?會讀哪個讀哪個?學生自由讀。教師抽個別學生輪讀。還有不會讀的生字詞,怎么辦?
生:可以借助書上的拼音讀。
生:請教爸爸媽媽。
生:查字典,或問老師。
師:下面用你最喜歡的方法,以最快的時間讀這些詞。全會讀了請坐正。學生開火車讀生詞(教師檢查的手段),兩個兩個地輪讀生詞。
師:會讀了,詞的意思都懂了嗎?問一問自己。
生:“嘶鳴”是什么意思?
師:不明白可以把這個詞放到句子當中讀讀,看看嘶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喊叫。
師:誰嘶鳴?
生:馬嘶鳴,就是馬喊叫。
師:馬是怎么嘶鳴的?想聽聽馬的嘶鳴聲嗎?師播放錄音。
生:“慢悠悠”是什么意思?
生1解:很慢很慢的意思。
生:“樂滋滋”我不知道。
師:誰能用你們的表情試一試?(全體學生臉上笑盈盈的。)
生:“挎著”是什么意思?
師: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包,誰來挎一挎這個包?(請兩個學生上臺表演,一個用單肩挎起包,一個斜過身體挎在身后)
師:他倆真了不起??婊@子的動作誰來做做?老師挎起一個學生的手說:“大家看看,這叫挎什么?”課文里說挎著什么?(弓箭)做這個動作試試?(學生練)
生:什么叫“土墻墩”?
生:土做的一堆墻。
師:平時聽說過“小胖墩”這個詞吧,“墩”就有矮的意思,土墻墩是怎樣的墻呢?
生:就是矮矮的墻的意思。
師:你真會理解。大家再看看書上的圖。
生:“斷斷續續”是什么意思?
師:看看老師黑板上畫的算不算“斷斷續續”?老師畫了一條直線。(學生搖搖頭。)誰來畫一畫?一個學生上臺在黑板上畫了一條虛線,時連時斷。
師:大家理解了嗎?(學生點點頭)
生:“清脆”是什么意思?
師:課文里是清脆的什么聲音?
(生:清脆的笛聲飄來。)
師:火車鳴笛“嗬!……”能算清脆嗎?地雷暴炸“轟!”能算清脆嗎?什么聲音能飄過來?
生:琴聲、二胡聲、小提琴聲。
師:這些都是些什么樣的聲音?
生:悠揚而響亮的聲音。
問題:
(1)請結合教學片段,談談你對“教學即對話”的理解。(10分)
(2)談談教師在對話式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定位。(10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2小題,請任選1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題計分,共40分。)
26.閱讀下列文章,回答問題。
美麗的小興安嶺
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有數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幾百里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溪里漲滿了春水。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柏顯得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軟,常常沒過膝蓋。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進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當美餐,黑熊只好用舌頭舔著自己又肥又厚的腳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樹洞里的松子過日子,有時候還到枝頭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來臨。
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問題:
(1)請分析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10分)
(2)如指導中年級小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8分)
(3)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調整教學環節并簡要說明理由。(22分)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試題(三)
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本題考查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使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荀子這句話強調實際觀察的重要性,體現的是直觀性教學原則。故選D。
2.D【解析】本題考查德育原則。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首先要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循循善誘,以理服人,打通學生的思想。然后,加以引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故選D。
3.D【解析】本題考查思維的基本形式。思維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其中,概念是在頭腦里形成的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就形成概念。小學生通過認識烏鴉、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鳥”的本質特征這一思維形式是概念。D正確。
4.A【解析】本題考查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課外活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之外,學?;蛐M饨逃龣C構組織指導的,用以補充課堂教學,有目的、有計劃地實現教育目的的一種活動。故選A。
5.C【解析】本題考查小學數學運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練習是小學數學運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故選C。
6.D【解析】本題考查教師專業發展階段。關注生存階段的教師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最擔心的問題是:“學生喜歡我嗎?”“同事們如何看我?”“領導是否覺得我干得不錯?”等等。故選D。
7.B【解析】本題考查家長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的角色。家長督促和檢查作業屬于協助學校教育完成的范疇,是學校教育的支持者。故選B。
8.C【解析】本題考查班集體的形成與發展。在核心形成階段,同學之間開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導培養下,涌現出了一批積極分子,班集體有了核心人物,開始協助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故選C。
9.B【解析】本題考查我國教育發展的工作方針?!秶抑虚L期的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育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故選B。
10.C【解析】本題考查評價類型。個體內差異評價是將評價對象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比較,或者將若干側面進行比較。教師對學生個體內部的各個方面進行縱橫比較,以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況的評價屬于個體內差異評價。故選C。
11.C【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的類型。隱性課程是指學生在學習環境中所學到的非預期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和態度的非正式課程。隱形課程分為三類:一是物質性隱性課程,如校園環境的特征等;二是制度性隱性課程,如人際關系準則;三是心理性隱性課程,如師生特有的心態、行為方式等。教室座位的安排、圖書角的布置都屬于物質性隱性課程。故選C。
12.A【解析】本題考查課程內容的組織。螺旋式的邏輯依據是人的認識邏輯或認識發展過程的規律,即人的認識遵循著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步深化的發展規律。因而,課程內容的組織和編排要符合人的認識邏輯,知識內容在前后反復出現,逐步加深,前面呈現過的內容,后面還要呈現,且后面的內容是對前面內容擴展、深化。故選A。
13.D【解析】本題考查小學生安全防范常識。用紙巾蓋上傷口容易感染,C項和D項都是處理嚴重出血的措施,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潔水沖洗傷口,蓋上消毒紗布。故選D。
14.B【解析】本題考查小學課程內容。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教育部制定并印發了《切實保證中小學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要求各地嚴格執行國家關于保證中小學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規定。故選B。
15.C【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研究方法。敘事研究又.稱“故事研究”,是一種研究人類體驗世界的方式。它從講述者的故事開始,以對故事進行檢釋為其主要任務,重在對敘事材料及意義的研究。根據題干的關鍵點“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研究結果”可知,此研究方法為敘事研究。故選C。
16.D【解析】本題考查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張老師在教《我愛故鄉的楊梅》時,用多媒體播放江南水鄉的美景,為學生設計真實、具體、生動的場景,其采用的教學法是情景學法。故選D。
17.C【解析】本題考查學習動機的分類。近景性動機指與近期目標相聯系的一類動機,又可分為間接近景性動機與直接近景性動機。有的學生為老師的鼓勵而努力學習、為家長的獎勵而努力學習、為同學們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學習等,就屬于間接近景性動機。故選C。
18.D【解析】本題考查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有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故選D。
19.C【解析】本題考查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少先隊員活動的自主性特征也稱主體性特征,是少先隊教育活動的基本特征之一。少先隊員自己確定活動形式并開展組織活動,這體現了少先隊活動的自主性。故選C。
20.D【解析】本題考查課程開發模式。美國課程專家泰勒在《課程與教學過程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提出的課程開發模式為目標導向,泰勒所提出的課程開發模式為目標模式。故選D。
二、簡答題
21.【參考答案】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有:
(1)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
(2)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3)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與新知識進行聯系
22.【參考答案】
小學德育實施的主要途徑:
(1)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這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
(2)課外、校外活動。這是生動活潑地向學生進行德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3)勞動。這是學校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4)少先隊活動。這是通過青少年自己的組織所開展的活動來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
(5)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6)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一項重要任務,因些班主任工作也是小學德育的一個途徑。
23.【參考答案】
小學教育目的的確立有四大依據:
(1)我國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
(2)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價值觀;
(4)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三、材料分析題
24.【參考答案】
(1)面對課堂中的突發事件,徐老師充分發揮了他的教育機智,采用幽默調侃的方式進行了藝術的處理。徐老師并沒有為了維護“師道尊嚴”對在教室里踢球的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也沒有采用視若無睹的方式進行冷處理,而是采取調侃的方式,幽默地“夸獎”該生“好厲害的一腳,踢個正著”“得分”;并在“夸獎”的同時,委婉地告誡學生“要想練好射門功夫,還是到操場上練”,幽默地警告全班同學下次再有人在教室里踢球就“出示紅牌”“罰出教室”。徐老師這種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方式,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既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輕松地化解課堂突發事件的同時,還調動了課堂的氣氛,這種應對課堂突發事件的策略是值得提倡的。
(2)課堂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出人意料的事件,這些事件與課堂教學內容沒有任何的關聯,完全處于教師教學計劃之外,這就是課堂突發事件。要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藝術地應對和處理這些突發事件。這也是課堂教學管理中的重要一環。
首先,面對課堂突發事件,教師必須冷靜,做到處變不驚、從容不迫。
其次,面對課堂突發事件,教師必須保持一顆寬容的心態。要認識到課堂突發事件的出現是意外,并不是學生故意挑釁,因此要用寬容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
再次,面對課堂突發事件,教師必須因勢力導,巧妙果斷地將突發事件轉化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體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并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最后,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善于發現“美”的眼光和充滿智慧的頭腦,才能在課堂突發事件出現時,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和教學活動的前提下,及時高效、巧妙地處理好這些突發事件。
25.【參考答案】
(1)新課程強調,教學是師生雙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與體驗。.教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著平等對話,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著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力的發揮,對教師而言,交流不僅意味著傳授知識,而且意味著促進學習。
(2)教師在教學對話中的角色定位:
①學生真誠的朋友;
②首席發言人;
③主持人和裁判員。
四、教學設計題
26.【參考答案】
(1)特點: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圍繞“美麗”先總寫小興安嶺的美,再分別寫春、夏、秋、冬的美景,最后總寫小興安嶺景色如一座大花園;②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抓住不同季節所特有的景物,分別寫出了春的生機勃勃、夏的郁郁蔥蔥、秋的碩果累累、冬的白雪皚暗;③采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景物描寫生動形象。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抽出、欣賞、濃霧、獻出、密密層層、酸甜可口、飛舞、寶庫等,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發現春、夏、秋、冬四段的組段規律,學習并積累準確、生動的語言。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準確理解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巧妙。
(3)結合重點,以春天的小興安嶺的景色為例進行如下教學設計:
①分組朗讀交流
學生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與同桌交流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春天小興安嶺的圖片,與同學們一起領略小興安嶺的春景之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感悟小興安嶺春天的美景,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②教師提問:用“因為……所以……”句式回答: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你最喜歡的詞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
學生說明自己喜歡的原因,教師板書“抽出”。
繼續追問:抽出是什么意思?把“抽出”換成“長出”行嗎?哪個好?
請學生回答并給以鼓勵和補充:抽出是長出的意思,如果換成長出也行,但不如抽出好,抽出把快速長出來的樣子寫出來了,很生動形象;枝條一般是筆直的,長長的,像一把劍,把枝條“長出”說成“抽出”非常貼切。
【設計意圖】通過問答法,活躍課堂的氣氛,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以及流暢表達的能力。
③小結春天的小興安嶺:有感情地再次朗讀課文,仔細體味小興安嶺春天的特點。
教師提問:讀了描寫春天景物的語句,你感到小興安嶺的春天是什么樣的美?
小興安嶺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的美。
【設計意圖】回顧內容,讓學生對課文有整體的感知,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以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職唄教師
提供教師資格證最新資訊,備考技巧,學習資料等
你若為師,于我便是福
職唄社群:QQ5357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