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去央美進修。工作已辭。明早的火車。”
老爸發(fā)來這條消息的前一秒,我正背著考研單詞痛不欲生,后一秒我就滿臉的黑人問號開始反反復復讀這條信息,“央美進修?”我嘮叨了一個寒假說想考央美的研究生,他從頭至尾都不置可否,現(xiàn)在突然跟我說他自己要去進修了?“工作已辭?”雖然說這年頭錢不好掙,但不管怎么說還是個經(jīng)理,工作說辭就給辭了?這是要逼我畢了業(yè)趕緊找工作養(yǎng)家糊口嗎?我懷疑老爸是在開玩笑,忙打過去電話確認,電話一接通就單刀直入“爸你是不是在逗我?”沒有回應,沉默了幾秒之后電話那頭輕輕說了一句:
“孩子,這是我一生的夢想。”
僅此一句。
那一瞬間我覺得好不真實,雖然我聽得出這是他的心里話,但當他真的說出口的時候,我突然不敢相信,這種常出現(xiàn)在勵志青春電影里的經(jīng)典臺詞有一天會被我身邊的人一字一頓地說出來,那個人還是我年近半百的爸爸。一時語塞,其實我還有好多好多話想要問,可一想起來這么多年的點點滴滴,終究還是說不出口,到最后就變成了一句“加油!我支持你。”電話那頭是一聲“謝謝寶貝,只有你理解能爸爸。”聲音有點欣慰又有點傷心,到后來我才知道老媽為這件事和他吵了好幾次,上火車那天兩人都沒有說一句話。
一切還要從他上學時說起。老爸高考的時候是美術(shù)特長生,專業(yè)一直是他的強項,無奈文化課太差最后只走了專科院校。如今這所美院已經(jīng)專升本了,老爸卻常常感嘆“升了本科又怎樣?現(xiàn)在的孩子哪有我們當年畫畫的熱情?”我以前聽老爸講過他年輕時的“壯舉”:高考的時候沒日沒夜的泡畫室,早晨教室門沒開就翻窗戶進去(聽老爸講可能就是那個時候吸引了老媽的注意);大一的時候幾個人突然想畫日出,于是當天就跑到了泰山,背著畫夾連夜爬上山頂,等到日出的時候已經(jīng)凍到連筆都拿不穩(wěn)了;大學那會兒只要聽說哪里的景色好背起畫夾就走,反正是為了畫畫,吃住不管怎樣都能將就……他常說短暫大學生活是他最美好的回憶,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著最喜愛的事情。直到后來,后來畢業(yè)了,老爸把學校分給他的美術(shù)老師的工作讓給了媽媽,自己下工地成了工人,兢兢業(yè)業(yè)20多年,這當中的辛苦自不必多說,如今老爸已經(jīng)成了當?shù)匾患医ㄖ镜慕?jīng)理,有了自己的團隊,也算是事業(yè)有成。
媽媽教書,爸爸經(jīng)商,在外人看來這種家庭構(gòu)成再好不過了。就連同為美術(shù)生出身的老媽也會說如果工作太忙就別老惦記著畫畫了,但老爸似乎并沒有要放棄專業(yè)的念頭。我上初中的時候老爸生意不景氣,經(jīng)常應酬到很晚才回來,他到家的時候我已經(jīng)睡了,早上我醒來的時候他已經(jīng)走了。盡管如此,書房的桌子上還是會時不時多出幾張小畫稿,看到的時候墨跡還都沒有干。那時我看不懂,也沒聽爸爸主動提起過,就覺得可能就是信手涂鴉。大概是我上了高中吧,已到中年的老爸漸漸發(fā)福,啤酒肚慢慢凸顯出來,他畫畫用的家什也從書房蔓延到了餐廳,餐廳墻上靠一塊板子就成了他的畫板。一塊板子兩個凳子幾支毛筆,雖然簡陋,但憑著對大學時代的記憶,他開始了大幅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
老爸發(fā)福以后比以前嗜睡,周末常常一覺起來就到了中午,但如果他起草了一張畫稿,整個人就像上了發(fā)條一樣,每天早上四點半準時從床上爬起來,起床鈴都不用定,畫兩個多小時然后出門上班,晚上回來打開餐廳燈端詳一會兒再補上兩筆。日復一日,靠著這些擠出來的時間,老爸畫畫這件事在商人朋友圈中漸漸傳開,有人半開玩笑地跟他要畫,他也認認真真地畫好給人家送去,一來二去,大家覺得爸爸畫的還不錯,回來的時候總會塞給他一些酒或是一箱雞蛋。他常常一進家門就拎起來戰(zhàn)利品滿面紅光地對我和媽媽說“看,畫畫換的。”有時我們回應的心不在焉,但這絲毫不會影響老爸的興致,在他看來,這些東西代表著別人對他專業(yè)的認可,的確是闊別已久的認可。
老爸在北京安頓好的那晚,我們打電話聊了很久,他終于跟我解釋了為什么對我要考央美研究生這件事不做任何反應。他說:
“我一直在等你下決心,但是你整個假期都在猶豫,所以你是不是該問問自己對美術(shù)到底有多大熱情。”
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早該意識到,在關(guān)乎畫畫的事上,爸爸的態(tài)度和舉動要比對待其它事情更大膽也更為小心。就像他這次義無反顧辭了職重返校園,一如他上學時可能連路都不知道背上畫板說走就走的樣子;他這么多年從未跟我灌輸要學畫畫的想法,甚至有時會故意讓我疏離,這個假期他全程默不作聲地觀察我做決定,現(xiàn)在站在離我夢想最近的地方,像是在告訴我,“真正的熱愛要像我一樣,你那樣瞻前顧后,猶豫不決根本就不是真的熱愛”。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最后決定放棄,我不得不承認之前準備跨考美術(shù)是我的私心,瞻前顧后,好像把什么都考慮進去了,卻忘了最重要的是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事實上我猶豫了,所以我想我還沒有做好準備,更不想去玷污爸爸心中最美好事情。這兩天看到他每天在微信群里興奮地發(fā)著老師和同學的作品,連吃頓泡面都開心到拍照留念,仿佛在手機那頭的不是大腹便便歷經(jīng)滄桑的大叔,而是當年那個背著畫板橫沖直撞所向披靡的少年。
真心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讓自己變得倔強如孩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