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一件事很重要,自己的惰性又不想去堅持的話,請你好好強迫自己,因為,你以后感謝的,將會是你自己當初的堅持。
1、先開始簡單的任務
當你專注于完成那些最簡單的事情時,會引發一股強大的能量,這證明你已經開始行動了。
當你開始行動后,就會產生慣性自然而然的繼續干下去。
這和火車啟動的道理是一樣的,要啟動火車,剛開始要費很大的力,但一旦啟動后,靠其自身的慣性就會行駛下去。
2、當不想做某件事的時候,告訴自己,我就做“30秒”
說到30秒,沒有人會只學30秒就停下來。
結果是“今天先看30秒吧”,結果這一看就不知不覺10、20分鐘過去了。倘若一開始就把時間設定為“20分鐘”或者更長的話也就放棄了。
而短短的“30秒”不經意之間就延長為10分鐘或者20分鐘。
3、要徹底丟掉學習上所做的“無用功”
說到底學習就是“練習和背記”,記不住等于沒有記,沒有經過練習相當于沒有學。
一天學習6個小時的人,他所說的學習無非是整理筆記、制作文件夾、搜集資料罷了。
但這不能稱為“學習”,只是“做功課”而已。
說是“學了6個小時”,其實5個小時是在做功課,真正學習的時間頂多1個多小時,卻誤以為自己學了6個小時。
4、不要僅僅擺出努力的姿勢
很多勤奮的人,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他們實際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樣子,或者顯得比較努力而已。
他們的效率很差,根源在于,他們其實只做簡單的事情,而回避那些有難度的工作。
有難度的工作無非就是涉及到的細節非常多,把小細節一一列出來,然后有針對性的去解決。
5、每天積累一點點
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擁擠,只不過很多人都堅持不下去罷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也不可能在1天之內就變成滿腦子妙計的“諸葛亮”。而那些推動了歷史進步的無數錦囊,也無一不是勤勉聰慧,不斷積累的結果。創意,完全是各種舊有要素的重新組合。
6、重復的好處是無限的
一個把書復習了1000遍的人,是一個把書復習了101遍的人難以比擬的。
7、技多不壓身,不斷提高自己的附加值
假設你正在超市買牙刷,琳瑯滿目的牙刷擺在貨柜上任你挑選。
最后你看中了其中幾款牙刷,而這幾款的外型、性能和價格都差不多,于是你一時不知道該挑哪一款好。
如果這個時候你突然發現其中有一款附帶贈送一小盒牙膏,我想你肯定會在零點零一秒之內做出選擇。
8、“聯系是記憶的橋梁”
孤立的東西就好比一盤散沙,怎么也抓不住;有聯系的東西就好比一根鏈子,抓住一個環節就可帶動其他環節。
當學習到新知識的時候,和舊知識聯系起來。
當學習到新知識的時候,和自己的經歷或者體驗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