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人性的奧秘

這一周學習跟著何帆教授學習平克的《白板》,知道了我們人生來就是非理性的、不自由而且不平等的,但是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人生觀,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改變自我,調整自己的行為。我們從一出生就被設置了一套系統,這套操作系統有語言,以及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以下是我對這周課程的所思所得。

## 認識人是非理性、不自由、不平等的

“承認認識非理性的、不自由、不平等的,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反而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

《白板》中告訴我們,認識非理性、不自由、不平等的,現代的教育讓我們要有追求真理,高速發展的網絡提供了一個我們能夠自由發言的平臺,這兩者是不是有矛盾呢?從我的角度看,未必。作為普通用戶,也許我們感覺不到網絡當中的監管,但是對于目前的環境來看,我們的的確確處于一種弱監管之下,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微信,我們發的每一條微信都是被監管的,我們上的網頁都是被監管的。因為我們只是一名普通的用戶,所以這些監管對我們來講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就默認為沒有監管。

上面是網絡方面的,現實當中我們受到的限制更多,比如在學校我們需要遵循學校的規章制度,出來社會工作我們需要遵守公司的章程等,這些都是限制了我們的自由。當然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職位級別的高低等,都會給我們一定的限制,而這些就是我們所要認識的人是非理性、不自由而且不平等的。

## 保持謙卑的心去追求學問

“所有能夠教我們謙卑的學問都是好學問。”

在大學校園里面上課,教授一般的穿著都是很樸素的,他們每天坐學校的校車上下班,上課和藹,一心鉆研著學問。還有很多像大學教授的人,他們學富五車,一心鉆研學術,從不張牙舞爪,從不高調。這些人可以算做保持謙卑的心去追求學問的典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僅僅有謙卑的心去追求學問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反思這些學問的深層含義,然后用行動去踐行,這些書本的知識才會變成我們腦中的知識。這周的專欄講過一個故事我很喜歡,大意是這樣的:當我們明明吃得很飽,再也吃不下的時候,如果我們看到桌子上的水果或者甜品,我們還是能夠吃得下,因為人在進化的大部分時間是吃不飽的,即使已經明明很飽了,但是我們還是能夠本能地吃下其他一些東西,這樣是為了能夠存儲更多的能量。

## 人只有在不自由的時候才能自由

當你心情突然很焦躁的時候,不是因為生活太累,工作太無聊,而是因為你的血糖低了,這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一些東西吃,能夠很好地改變你的情緒。

我們大部分時候是不自由的,,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對我們的行為負責,不自由是外部條件今個定的,你在一個環境中生活,就必須適應當前歡迎的所有規則,我們的自由就相對來說就被限制在一定的區間。但是我們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而采取相對應的措施,是由于我們的自由意志決定的,而這屬于我們的個人獨立行動,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行動負責。

## 遺傳因素的影響

遺傳因素非常重要,而且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預裝了心智的操作系統。

因為我們剛出生的,就已經預裝了心智的操作系統,所以我們的心靈不可能是一塊白板,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們更像一個毛胚體,已經有了一定的硬件基礎,剩下的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一定的系統升級和資料的錄入。

從某個方面來看,遺傳因素很重要,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因為在某些方面,后天的努力會比天賦更寶貴。比如讀書,你天生有很強的記憶能力,能夠過目不忘,但是這種能力能夠讓你產生自滿,慢慢地就覺得反正讀書很快,不以為然;而那些記憶力不怎么好,但是能力一天一點點堅持看下來,最后的收獲肯定不會比前者差的,或許成就比前者更好。

## 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事

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事,跟他們分享你得到的東西,但如果你找不到,那么不妨在其他人面前保持沉默。

我們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與一個志同道合的人聊天,你會發現你們探討的東西的效率很高,而且常常有一種,我一開口對方就能夠猜到你要說什么,從而很默契的配合的感覺;反過來,如果你找一個價值觀和人生觀與自己相差很遠的人聊天,會感覺特別的累,而且有種處處被懷疑的感覺。下面是我的一則小故事:

今天10月12日的時候,在我們群里有一個群友由于急事想出手中的eos和eth,那時候我有意叫一個朋友買,我說你放幾千塊錢在里面,收益會比損失高,沒想到得到的一句回復是“我現在沒有心情弄這些”(一天十幾個小時躺在床上玩游戲,而且不久前還叫我帶著買一些數字貨幣),這是其一;當比特幣4萬的時候,我又跟他說了區塊鏈的故事,我說現在的eos價格挺便宜的,你有閑錢可以買一些,得到的答復是“前幾天我跟我的理財說說了比特幣,他說現在比特幣太高了,不要買。”接著來了一句等我忙好了再考慮去了解一下。

我隨手統計了一下,如果他第一次買進eos到目前已經翻倍了,如果在比特幣4萬塊的時候買進eos,面前盈利至少也是20%,而對方均拒絕。

從這兩件事情我小有感悟,就是不要跟與自己價值觀不一樣的人談論你很看中的東西,根本對方不在意,而一般情況下得到的不是“呵呵”就已經很不錯了。

## 小結

人生而并非一塊白板,我們就像剛從機房生產出來的機器,有我們的操作系統,有我們的遺傳信息,以及在母親肚子里外界的環境都是對你的一些默認設置選項。但是我們依舊可以選擇屬于我們自己的活法,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事,找到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無疑都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我們沒法選擇自己的遺傳信息,但是諾貝爾獎得主的精子培育出來的孩子也不見得能夠再一次得到諾貝爾獎,所以后天的努力以及學習習慣,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才是最重要的。人生而不自由,指的是你的生活環境給你的條條框框,你工作的項目給你的約束,但我們是擁有一個能夠自由思想的大腦,這就能夠讓我們在很忙碌的時候依舊保持自己的自由的選擇,而這我叫作我們的個人自由選擇,跟周圍的環境無關,只與我們走過的路,看過的書,聽過的故事,學到的道理相關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