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都有小屁孩管我叫“阿姨”了。我是真的不喜歡他們這樣叫,可是也很無奈,畢竟抓著九零年代尾巴出生的我們也快是奔三的人了。說實在的,我也很害怕長大,因為那也意味著我的爸媽在慢慢變老。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我不會稱呼我的爸媽為父母,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親切,至少不會看起來有多深的代溝。我很是希望他們能成為最愛我最懂我的人,可是等我離開家以后,我才真切的意識到,他們真的很愛我,卻從來都不可能會懂我。如果不是看到一本書,我也許會一直這樣誤解他們,并且扭曲他們對我的愛和關心。畢竟愛和理解不是絕對等同的,我們也總愛天真地把關心和理解掛鉤,感覺他們不懂我們就不可能真的愛我們。書上的內容我也忘的差不多了,中心思想大致就是:父母終究是父母,他們的義務就是照顧我們的吃穿,不是必須要懂我們,理解我們。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這樣的感悟也許很少會有人真的懂,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可是如果你現在已經成年,我想你應該會慢慢懂得,爸媽是真得很疼愛我們,只是他們的方式有些保守或者極端。如果是這樣,即使他們不懂我們又能怎么樣呢。我想用不可逾越的代溝來理解這種分歧,以來彌補我對父母的誤解。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理解和懂得是閨蜜或者朋友做的事,跟爸媽沒有多少關系。我們都到了談戀愛,有心事有秘密的年紀,這個時候跟爸媽的矛盾也越來越多了,當然如果你的爸媽很明事理,你也很懂事,這種矛盾就可以盡量避免。不過我不是什么很懂事的小孩,我爸媽看起來也不是很好搞。所以一切不順心的事也就很順其自然的發生,我們的關系也變得很尷尬,于是我也很“合乎情理”的認為他們不是真正懂我的人,說大了他們就是不愛我。是嗎?絕對不是,正因為他們是真的愛我,才會如此干涉我的自由,只是他們的教育方式讓我難以接受,才讓我如此誤解他們。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爸媽不是最懂我們的人,但絕對是最愛我們的人。我不想說什么父母很辛苦,我們應該多多理解和包容。這樣會很招人煩,也顯得我自己很懂事似的。我不想這樣,畢竟我曾經也是個總愛惹爸媽生氣的熊孩子,跟懂事孝順也掛不上鉤。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作為一個過來人,真是希望每一個還在叛逆期的孩子明白不要太晚。也許你已經成年或是未成年,請早些理解他們,最愛你的人——爸媽。畢竟除了他們,沒有多少人會真的關心你餓不餓,冷不冷,過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