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云淡風輕的冬季,我認識了您——隴東打工文學的高粱老師。我很想說,與您的相逢就是一首歌。
邂逅您是在二零一六年的十月。當時的我,在公司,工作余時翻閱起了微信,無意中在朋友圈就遇到了你——《隴東打工文學》。清新的版式、豐富的內容,恰如其分的歌曲和插圖,給我莫大的享受,瞬間就被你迷住了。然而每天夜深人靜與你相約,靜臥床頭讀你,每篇都讀幾篇才盡興,真可謂:讀你千遍也不厭倦。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感觸、收獲。于此,那寒冷,寂寞難耐的冬日里,在每一天的焦渴期盼中,是你為我送來了冬日的暖陽,撫平了我心中的淡淡憂傷。成了我依戀的“伴侶。”
經過一段時間學習與積累,我心如鹿撞,有種躍躍欲試的沖動,心想:別人能寫出如此生感動人的美文佳作,我何不試著寫一寫?對,就這么做。于是,我的處女作《父親》試著投向《隴東打工文學》。然后,就有了小小的期待。其實,我并沒有報什么希望。我深知:我這點文筆之墨也敢投稿,不禁竊笑自嘲。
呵呵呵呵,讓我意外的是,高老師竟然在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給發表了。我欣喜若驚,一遍又一遍地轉發分享到朋友圈,見了熟人就拜托其轉發我的《父親》。甚是像極上演了當年的祥林嫂,(此時我忍不住竊笑 ,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時候,我的朋友圈不大,也沒有文學群,更沒有要好的文友。然而,這篇文章引發了不小的轟動:贊賞:十一;閱讀人數:六百二;點贊人數:十一……
接下來,就以《父親》此文成為一六年度《隴東打工文學》微信平臺最有影響力之作!就這樣,高老師給我頒發了獲獎證書及贈書《在路上》(高老師之作《平凡的愛情》硬是讀了很多遍,讓我讀出了平凡中的不平凡),并邀請我加入《隴東打工文學群》。閑暇時,可以和文友們談古論今,風土人情、美文佳作。我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大多時間里默默關注著,時而說那么一兩句……
在一個偶然的夜晚,我第一次與您(高老師)聊起了天。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一點小小的竊喜。我們像是拉家常一樣的聊著天。從而我感覺到您的平易近人,就像你的文字一樣樸實溫暖。當然,您也會提醒我很多,比如:好好做人,好好做文,好好做工……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知識面擴大。從而我寫了多篇的文章,其中有多篇文章刊登在《隴東打工文學》,《藝鄉》,《重頭戲》,《茗酒薈》,《潮頭文學》等。
另外,在這段時間里,可喜可賀的是我收獲了友情,結交了天南海北的文友,深拜了師哥(思楊),師姐(黃學蘇)!在此,同時也遇見了其他文學平臺的編輯老師《藝鄉》、《茗酒薈》、《潮頭文學》《重頭戲》……他們都與您一樣,都是從未謀面而熟悉的陌生人,呵呵呵呵緣來于微信平臺中那些讓我情思奔騰的文字,讓我們之間建立了炙熱純真的友誼,使我們成了熟知的文朋詩友。我在《重頭戲》投了幾次稿件,發表了幾篇散文,(當然也有退稿的時候),在期間我不妥協,于是通過微信向秋語老師請教,秋語老師每次都會認真地回復點拔,從而讓我受益匪淺,慢慢的我的筆墨有了本質上的長進,以此我心存感激,卻無緣面見其人……
以上就是我邂逅《隴東打工文學》以來的靈魂之旅。一路有您(高老師),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