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獨處,品味快樂與安寧

(一)保有獨處的時間

R

你需要時間獨處,為了自己好,東摸西摸,或是整理襪子都行。

巴斯卡說:“人如果能夠獨自端坐在屋內,人類所有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獨處幾分鐘,若感覺無聊,不妨嘗試古老的打坐方式。聽過奧修說話的聲音,你將發現他那夾雜呼吸的聲音里,像是隨時要發出咯咯的笑聲。打坐冥想能夠幫助你達到放松狀態。

I

如果我們不能忍受獨自一人,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好好珍惜我們從生到死的唯一伙伴——我們自己。通過與自己對話,我們能夠更加的了解我們自己,這將有助于我們解決遇到的任何問題。

A1

清明的思緒能減輕內在壓力。冥想幫助你專注于一件事。在生活中,我經常主動與自己對話,當工作累了,會放下手中的工作,閉上雙眼,進行簡單的冥想,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現在開始放松:

放松眼睛;

放松下額;

放松舌頭;

放松肩膀;

放松雙臂;

接下來:

放松胸部;

放松胃部;

放松大腿;

放松膝蓋;

放松腳踝;

放松腳掌;

放松腳指;

放松大腦;

這個過程讓我很享受,從疲憊中慢慢恢復,斷續投入工作。

A2

不管你信不信,這招果真管用,反正我是信了。

如此,我才能感受到內在的平靜。

在這個喧囂的塵世間,能夠讓自己安靜下來,便是難得的享受。

我也會在生活中不斷地踐行,每天找時間與自己對話,傾聽內心的聲音。

(二)想起快樂的回憶

R

有人曾說:“死時遺留最多玩具的人是贏家。”

另有人說:“死時留有最多美好回憶的人是贏家。”

我記不住這兩句話的出處,近來記憶力衰退不少。

但第二句話十分有道理。我們的記憶庫內,存放著許多美好的回憶。試著找出這些回憶吧。

從某個方面來說,這些回憶宛如你積存多年的錢財,足夠你靠利息過活。

I

回憶是層層漣漪中出現的夢,希望永遠在人們心中跳動。當我們想起快樂的回憶時,幸福圍繞在我們身邊,因此我們收獲美好。

A1

當我在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時,我總是回憶與家人相處的快樂時光,回憶與朋友相處的快樂時光。此刻他們就像在我身旁,伴我前行。

A2

我會努力記起上一回美好快樂的回憶,將他們放到我的記憶庫存中,讓我的生活充滿著快樂。也算是對“死時留有最多美好回憶的人是贏家。”的踐行!

(三)品嘗祥和與寧靜

R

貴格教派認為,透過安靜冥想,人能夠達到性靈平靜與幸福。

我記得小時候也在許多朋友家度過最快樂的童年時光。那么,暫且假設“安靜冥想”可行。試試看。找張椅子坐下來,閉起眼,感受片刻寧靜。

I

寧靜并不是指在這個地方沒有噪音,沒有煩憂,沒能艱難的勞動。寧靜意味著所有這些因素都存在于你的周圍,而你的心中依然能保持安寧。這才是寧靜的真諦。

寧靜是由你的內心塑造,也就是說,你的內心才是你能否獲得安寧的決定性因素。

A1

通過冥想,我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傾聽著內心最真切的聲音,它使我內心變得平和、安靜。我從冥想中蘇醒時,我感受到的便是輕松自在。

A2

不管如何,我總是相信冥想,能夠讓我找到片刻寧靜。品味著祥和與安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