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偽善,江歌媽媽復仇,都是人性使然!吃瓜群眾,快醒醒吧!


(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這幾天,林生斌“人設”翻車的新聞成了大熱點。

起因是6月30日深夜,林生斌在微博上發(fā)布了一則消息,宣布自己已經再婚生女,希望得到大家的祝福。



有細心的網友發(fā)現,根據孩子的出生時間推算,林生斌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走出喪妻喪子之痛,另結新歡了。然而,四年來,他一直在社交媒體上扮演著“好丈夫”“好爸爸”的角色,還利用這些人設,開店賣貨撈金,消費逝去的親人,吃相實在難看。

林生斌用這條微博,給自己“深情好男人”的人設畫上了句號。幾乎是一夜之間,他便淪為人人喊打的老鼠。

林生斌是杭州保姆縱火案的受害人家屬。而說起杭州保姆縱火案,不由讓人聯想到江歌遇害案。


這兩件新聞,幾乎是同一時間爆出來的。那時,我沒怎么關注前者,卻一直很關注后者,還給江歌媽媽捐過錢。

四年來,我一直在關注江歌媽媽的消息??吹剿贿厼榕畠河懝?,一邊和網絡噴子作斗爭,既佩服她,又心疼她。

林生斌“人設”翻車后,我去看了江歌媽媽的公眾號,發(fā)現她開始接廣告了,很替她高興??粗粗?,結果,就看到了下面的留言。






實話實說,看這些留言的感覺,比吃了半截蒼蠅還惡心。

我不知道留言的人是怎么想的。關心別人,可不是這么個關心法。能寫下這種話的人,要么蠢,要么壞,要么又蠢又壞!

寫這篇文章,真正想說的,不是林生斌,也不是江歌媽媽,而是吃瓜群眾。

(申明:本文均為個人觀點,你可以不同意,但不要亂噴。杠精,請走開?。?/p>


一、人性本就多變,不承認這一點,注定要受傷

有網友說:“我們痛罵林生斌,不是怪他結婚生女,而是因為他‘白天上墳,晚上造人’”

這段話,潛臺詞是: 你一家五口死了四口,你可以假裝賣慘,也可以靠假裝賣慘撈金。但是!你不能一邊假裝賣慘,一邊過得比我還幸福。我對你付出了真情,所以,你就不能辜負我!

恕我直言,林生斌消費亡妻是不對,但網友也可以不買賬啊。如果你沒給林生斌捐過錢,沒買過他的衣服,那你根本沒有資格罵他。

你所謂的“欺騙感情”,本質上,是你一廂情愿地關注他,一廂情愿地借看他直播打發(fā)時間罷了。以前,你看八點檔狗血劇,現在,改看林生斌直播賣慘帶貨??此u慘,一分錢不花,消磨了時間,掉幾滴淚,還顯得自己特善良,多好。


的確,林生斌有表演成分??墒?,網友也在表演啊。同情心泛濫,本身就是一種表演。

林生斌吃相確實不雅,但說他靠賣慘開店賣貨,還真有點冤枉他。杭州保姆縱火案發(fā)生前,人家就已經有開童裝網店的打算了。

證據在這里。

2017年,火災發(fā)生后,《局面》第一時間采訪了林生斌。當時,他對著鏡頭說過火災發(fā)生前自己的事業(yè)規(guī)劃。其中,就提過想開網店,網店名字是“潼臻一生”。

可見,他后來開店賣貨等行為,并不是見利忘義臨時起意,而是早在規(guī)劃之中的事情。就算沒有那場大火 ,他還是會開網店賣童裝的。

視頻中,林生斌當時的表現,是一個遭遇不幸的人的正常反應,目光呆滯,神色憔悴,情緒低落。這一點,裝,是裝不出來的。


當然,后來他確實有過分的地方。比如,為了要錢,把妻兒停尸一個月;打著紀念妻兒的旗號,在小區(qū)聚集業(yè)主,大張旗鼓地綁架民意;至今,賠償金都沒給或沒給夠前岳父母,等等。

人生如戲。林生斌是個好演員。

他請網友吃瓜4年,現在才停,著實不易?,F在,網友們一邊倒地罵他,他清空了自己的網店頁面,微博也不再更新,一副躺倒任你罵的架勢。最新的報道說,他在朋友圈發(fā)文“江湖再見,后會無期”。看來,以后想看見他,還真非易事。

人性本就復雜多變,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和純粹的壞人。一個老好人,可能對妻兒冷暴力。一個貪污犯,可能是個大孝子。

矛盾嗎?一點也不。

郭德綱說:“人永遠不要和人性作斗爭,最后只能累死自己?!?/b>

那些罵林生斌的網友,是不是瓊瑤劇看多了,以為每個男人都是情種爾康?

編輯搜圖


二、請收起你的優(yōu)越感,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魯迅在《理解尊重》一文中寫道:“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yōu)秀,后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yōu)秀。”

林生斌和江歌媽媽,都是現象級慘案受害者的親屬,都是被迫成為網紅的。這注定他們從一開始就會獲得人們的同情,他們的形象早已在人們心中定了型。


然而,一旦他們后來有了更多的欲望(比如帶貨賺錢),人們就紛紛翻臉,覺得自己被利用了、被消費了。

我想說,難道受害者家屬就不能有七情六欲,就不能帶貨賺錢?吃瓜群眾的同情,能當飯吃?

覺得自己被利用被消費的網友,內心深處,有一種非常隱秘的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他們心中,認定了像林生斌江歌媽媽這樣的人,這輩子都不可能重獲幸福。

所以,他們寧愿沉浸在自己幻想的劇情中,一遍遍自己感動自己。直到有一天,他們發(fā)現對方沒有按他們預設的劇情演出時,他們惱羞成怒的同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小丑是自己!

網絡的世界里,道德法官,太好當了。唯一的門檻,是有鍵盤。動動手指,就可以了。

這樣的人,正是魯迅筆下的看客。

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一文中說:“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錢理群總結過魯迅小說的特點:人們一邊看別人,一邊被別人看,由此而形成“看與被看”的模式。演戲和看戲,成了中國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看客,通過消費別人的苦難,以此來滿足自己空虛的精神世界。

《祝?!防铮榱稚┩词зR老六和阿毛后,逢人便哭訴。一開始,人們聽得津津有味。看她哭,大家會有一種莫名的優(yōu)越感(自己比她幸福得多)。但是,祥林嫂天天哭月月哭年年哭,人們又開始厭惡她,覺得她無比煩人。

祥林嫂一遍遍哭,是因為,她內心藏著巨大的悲慟,哭訴是她宣泄情感的唯一渠道。如果不哭,她可能早瘋掉了。

祥林嫂,自始至終都是那個可憐人。她沒有變,真正變的,是看客。

看客并沒有經歷過喪夫喪子之痛,一開始出于本能,會深深同情祥林嫂。當祥林嫂天天哭時,他們便把看祥林嫂的哭,當成了一項不花錢的娛樂消遣。麻木,由此產生。

人性的丑惡,早已被魯迅看穿。

對于一件公眾事件,最初,你可能有自己的看法。當輿論一邊倒的時候,你可能會選擇隨大流。

這是“集體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無處不在,且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多數吃瓜群眾的跟風行為,就是一種集體無意識。他們把隨大流當成自己的護身符,只有隨大流的時候,才能讓他們刷一把存在感。

《烏合之眾》里寫道,個體一旦進入集體之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集體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集體歸屬感。

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吃瓜群眾,正是烏合之眾的一員。


三、男女確實有別,對自己好,永遠沒有錯

林生斌的偽善,江歌媽媽的復仇,都是人性使然。罵林生斌薄情,勸江歌媽媽領養(yǎng),在我看來,這些人可能不了解男女的情感區(qū)別。

男女有別。尤其在情感需求上,區(qū)別明顯。

舉個例子。同樣是結婚,男性和女性的目的,真不一樣。

男性結婚,目的有三:第一,找個人照顧自己的生活。第二,給自己傳宗接代。第三,才是愛情層面的東西。也就是說, 對男性來說,結婚目的的重要性依次是:照顧自己>傳宗接代>愛情。看見沒,愛情處于需求鏈的最低端(農村男性結婚,傳宗接代會排在照顧自己前面)。


而女性結婚,大多會把愛情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靠嫁給男性改變命運;最后才是生兒育女(農村女性前兩個順序會顛倒)。為了愛情,有些女性甚至不惜裸嫁(比如林生斌的前妻朱小貞)

再來看關于再婚的例子。


男性喪妻,一般都會再婚,而且會很快。女性喪夫,未必會再婚。就算再婚,也會過很久。

男性再婚,后來的妻子是什么人,他也會變成什么人。女性為了孩子,一般都不愿再婚,即便再婚,也希望找個對孩子好的男人。

由此可見,對于情感需求,男女確實有別。這一點,不承認不行。

希望林生斌繼續(xù)深情,希望江歌媽媽走出悲痛,說白了,都是網友一廂情愿的想法,這是一種超級自戀。

一個人,受了無妄之災,整個人的心態(tài)會發(fā)生很大改變。林生斌和江歌媽媽所經歷的痛苦,我們永遠無法體會,更做不到100%感同身受。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遭遇家庭巨變,走出來也好,走不出來也罷,都自有人家的原因。與其罵別人這,勸別人那,站著說話不腰疼,不如搬個板凳坐下歇歇。


還想談一點最真實的感受。

江歌為救劉鑫慘遭毒手,林生斌宣布結婚生女,這兩件事,帶給我兩個重要啟示:

第一,人性經不起考驗,也沒必要考驗。因為考驗了,結果大概率也是失望,何必自找不痛快呢。

第二,人,應該活得自私一點。這里的自私,不是去害人,而是要盡可能地對自己好。尤其是女性,一定要為自己而活。

生活中,我們總希望別人一成不變,卻忽略了,世界上根本沒有一成不變的人與事,時間在變,我們自己也在變。變,是正常的,不變,才奇怪。


人性多變,但不管怎么變,只有一條不變:趨利避害。了解了人性的規(guī)律,再看熱點和反轉,就不會詫異了。

當初,把林生斌送上神壇的,是網友;現在,把他踢下神壇的,也是網友。這兩群人,其實是一伙人。好賴話,全讓他們說了,真行!

不管是林生斌,還是江歌媽媽,都是血肉之軀的普通人。吃瓜群眾非要把兩個普通人捧成圣人,以圣人的準則去要求他們,一旦他們做不到,就破口大罵,怪誰?

都2021年了,多思考一下吧。一個擁有獨立思想的人,絕不會跟風跑,更不可能在網上隨大流。愿大家都能成為有獨立思考的人,面對社會新聞,理性吃瓜。

最后,借用朋友的一句話結尾吧——

牌坊立給自己,切莫拿去砸人!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臺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