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產品,記住你的收益

今天,我還是繼續被虐著。當然,這種被虐是讓我興奮的。我感覺我特像小強,每次被虐都能夠燃起熊熊的火焰,作為一個折騰的人,我享受每一次被虐。

今天的事情是這樣的。原本我組織開了一個產品需求的產品內部評估會議,最后演變成和前輩的交接會議。當時這個產品因前輩非常忙,所以交接得并不徹底。在這次的會議當中,前輩把之前整塊產品的規劃都和盤而出,我是驚呆了下巴。哇靠,太牛逼了,大方向上布局得太精準了,而且在產品的上下游的思考非常精細,完全是我沒考慮到的。我這一個月來和用戶交流所得的需求都只是其產品規劃的細分出來的一小部分。我講一個例子。

比如我當前做的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跟用戶溝通,做產品。我這個人自從接觸了這一塊,就老想著如何提高效率,讓自己騰出手來推進整塊產品的進程。這里面有一個老大教給我的秘訣的故事。通過進程管理的方式來有效管理你的用戶。針對這個故事,我以后在專門寫文章來說。前輩在這次的會當中提到了這塊提升效率的方案,制作一個專門的類似于當前微博開放平臺這樣的網站,把自己的產品、注意事項、開放api都全部展示在其中。

我想很多人看到上面這個例子肯定會嗤之以鼻吧。什么東西,這不是一般解決方案嗎?很多人都用過了這種方案了。我想,如果你是這么思考的,我認為你還不具備產品的思維。

首先聲明,這個方案在被前輩提出之前,我一點都沒考慮到。我當時在思考的還是如何通過進度管理提高我的效率。聽到這個方案后,我思考的是,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解決方案,這個方案滿足了什么用戶訴求,這個方案能帶來多少效率的提升,這個方案在何時推進能幫助公司達到收益的最大化。

正像現在大部分人,尤其是應屆生理解的,產品體驗就是產品思維。所以一批人都在著重于產品體驗的極致。這是錯誤的,我當年也是這樣純純的少年。產品體驗只是產品經理需要思考的其中一部分。有些產品的類型不同,他的訴求也不一樣。在產品初期的時候,大部分的產品體驗是只需要滿足用戶的基本使用就行,產品受歡迎是因為他滿足了用戶的核心需求。這個觀點也是精益創業這本書里提到的。我非常贊同。

工作這一個月后,我最大的體會是收益這一塊的體會。產品經理就應該要有創業者的心態,思考你產品每一塊功能所需要消耗的成本以及預期得到的收益。這個思考,會幫助你說服BOSS,說服技術和其他部門。創業和玩玩是不一樣的心態。我當時做過軟件工作室,就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態,那會正青春年少,閑時看草場鶯飛,忙時昏天暗地敲代碼,對收益是基本沒有體會的。

扯遠了,回到前輩提出的這個解決方案。這是基于我們目前的產品受到大量用戶歡迎,詢問很多相似問題的情境下產生的。所以它的出現在這個時間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這個產品能夠幫助我們減少大量的資源損耗,其次在市場運營上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市場品牌,最重要的前提是,產品用戶在快速的增長,這個產品已經經受住市場的考核,在這個時間段能夠從公司爭取到更多的資源,這會讓產品進入正向循環。

我現在理解的極致也不一樣了。極致不是在說你把產品體驗做到最好就是極致了。而是,極致的爭取你的資源,極致的利用好、安排好這些資源幫助公司達到最大的收益。

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不能只是一個員工心態。只以一名員工的標準要求自己,你永遠無法成為合格的產品經理。我不僅是一名產品經理,也是一名屌絲的創業者,這就是我的標準。

PS:允許非商業性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

個人獨立博客:PMFuner.com

記錄一個不懼撞南墻的野路子產品經理的故事.

期待分享和交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